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
31
The Design of Evaluating Measurement and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 Compet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竞争力评价正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需要研究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 ,并建立一套综合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作者
陈海秋
机构地区
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处
《学海》
CSSCI
200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多层次评价法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80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0
1
金碚.
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
.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被引量:229
2
聂辰席.
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的综合指数法[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9(2):75-76.
被引量:14
3
何苏华.
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及其评价[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1996,14(4):8-13.
被引量:5
4
曾巧生.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江西化工,2002,18(3):18-20.
被引量:12
5
王建华,王方华.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软科学,2002,16(3):63-66.
被引量:68
6
金碚.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被引量:351
7
李友俊,李桂范,康喜兰,徐庆文.
企业竞争力的模糊评价[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26(1):87-89.
被引量:26
8
贾玉花,纪成君,王红亮.
企业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9-21.
被引量:12
9
张晓文,于武,胡运权.
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
.管理评论,2003,15(1):32-37.
被引量:62
10
肖智,冉松.
21世纪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
.统计研究,2000,17(7):64-6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朱磊.
企业竞争能力评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1):86-89.
被引量:2
2
金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经济研究,1996,31(11):39-44.
被引量:214
3
范晓屏.
企业竞争力多相测度指标体系的构造[J]
.中国工业经济,1997(5):57-61.
被引量:54
4
[7]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4]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Global Competition:the New Reality[ M]. Washington 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
6
[6][日]藤本隆宏.生产系统的进化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7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绩效评价问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2002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日本企业活力研究所.关于企业活力的调查研究.国家体改委经济管理研究所编印,1998:1-40.
10
朱森第.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分析.见: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机电日报社,2001:64-66.
共引文献
680
1
刘慧.
山东省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1):109-111.
2
欧阳耀福,李鹏.
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核心地位[J]
.经济学家,2021(3):24-34.
被引量:17
3
胡诗音.
人工智能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影响分析[J]
.才智,2020,0(1):248-249.
4
严朝宁.
基于AHP的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评价——以西部地区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J]
.轻工科技,2020(12):89-91.
5
张建学.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理论综述[J]
.河南农业,2007(10):58-60.
被引量:3
6
李钢.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新视角:企业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竞争[J]
.中国工业经济,2007(1):61-67.
被引量:15
7
岳建秋,谌飞龙,吴群.
基于消费者心智资源开发的品牌优势塑造[J]
.中国工业经济,2007(3):88-95.
被引量:14
8
黄志伟.
我国城市金融生态对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20):32-36.
被引量:1
9
孙世民,陈会英,刘召云.
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猪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7,16(3):103-108.
被引量:5
10
刘伟,潘宏胜.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测度与比较[J]
.生产力研究,2004(1):74-76.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182
1
袁家新,程龙生.
AHP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7(z1):16-21.
被引量:9
2
付兴方,李宗植,李东.
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综合经济评价问题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22-25.
被引量:4
3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2003年全国千户企业管理调查研究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04(53):15-33.
被引量:13
4
陈佳贵,吴俊.
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8):5-11.
被引量:60
5
鲁桐.
“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J]
.求是,2002(10):48-49.
被引量:16
6
张振辉,达庆利.
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新整合模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4,22(4):419-425.
被引量:7
7
赵瑞,黎玉柱.
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其甄别[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4-7.
被引量:6
8
刘恒江,陈继祥.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0):2-9.
被引量:150
9
吴晓伟,吴伟昶,徐福缘.
网络竞争情报产品差别定价策略和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2004,23(9):2-5.
被引量:11
10
李小冬,关柯,赖熹.
大型承包商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及其模拟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0):1354-135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1
1
陈兰.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培育[J]
.新闻前哨,2005(7):54-55.
被引量:1
2
杨慧梅.
基于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行为选择[J]
.价值工程,2005,24(11):84-86.
3
王东,彭胜文,王凯华.
企业国际竞争力单项指标评价法研究——以美国、日本两国500强跨国公司为例的分析[J]
.经济评论,2006(3):112-118.
被引量:8
4
彭云飞,马超群.
电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06,20(7):56-59.
被引量:7
5
邓蓉晖,夏清东.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124-127.
被引量:15
6
吴翔,臧良运.
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选择[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26(4):85-88.
被引量:8
7
殷兴良,余秀娟,齐中英.
国防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3-78.
被引量:2
8
王保伦,路红艳.
可持续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标准[J]
.生产力研究,2007(4):130-131.
被引量:2
9
陈红喜,叶依广.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实证研究——以纺织行业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37-43.
被引量:4
10
王楠,徐枞巍,董红.
基于SOM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评价及应用[J]
.科学学研究,2007,25(A02):276-281.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史欣鹭.
中国百大跨国公司发展特征研究——基于2015-2019年中国百大跨国公司榜单[J]
.长江技术经济,2019,0(S01):100-102.
2
王家远,叶银川.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地区建筑业竞争力[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6(1):92-97.
被引量:28
3
董志清,黄居林.
对应与聚类分析在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141-143.
被引量:4
4
武海波.
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J]
.经济视野,2013(20).
5
齐晓靖.
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
.琼州大学学报,2006,13(6):15-19.
6
李岩,冯德连.
中国海外上市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4):13-17.
被引量:3
7
陈薇薇,甘蕾.
我国电信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7,23(4):123-126.
被引量:3
8
文畅平.
潭邵高速公路膨胀土的判别实践[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3):70-74.
被引量:3
9
潘守恩.
移动运营商地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7(7):76-77.
10
马超群,彭云飞.
信息熵与灰关联度评价方法在电信重组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4):95-98.
1
王文伟,章恒全,李夏琼,陈妍.
基于Partnering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模型[J]
.项目管理技术,2012,10(7):87-91.
被引量:1
2
高松.
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在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47-49.
3
陈淼,何帅磊.
非洲公路建设承包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5,37(1):112-116.
被引量:1
4
王玲玲,李晓萍.
基于主成分与灰色多层次关联分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
.物流科技,2008,31(12):74-76.
被引量:1
5
张建学.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理论综述[J]
.河南农业,2007(10):58-60.
被引量:3
6
杨达.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1):67-68.
被引量:10
7
张鹏侠,韩静华,姜沈利.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在评价经济效益中的作用[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4(3):81-87.
被引量:5
8
张洪涛,王慧.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研究[J]
.价值工程,2008,27(6):53-57.
被引量:7
9
张毕西,陈嘉.
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评估[J]
.科技与管理,2011,13(5):56-59.
被引量:4
10
刘丽琴.
基于组合权法的物流服务商灰色多层次评价与选择[J]
.物流技术,2013,32(11):318-320.
被引量:1
学海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