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云南教育》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Yunnan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
-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引证文献5
-
1水海明.对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2):48-48.
-
2赵金翠.以人为本做好高中政治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6):70-71.
-
3白净.以人为本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10):142-142. 被引量:1
-
4陈静.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以人为本[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15):72-72.
-
5欧竹青.高中政治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略[J].考试周刊,2016,0(56):138-138.
-
1付泽林.解读“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J].天津教育,2003(3):35-37. 被引量:5
-
2班级管理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5):273-274.
-
3关于教学设计的那些事儿 “本期策划”2014年第2、3期征稿启事[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3(11):14-14.
-
4刘伍兵.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96-97.
-
5王贤贵.探索以课题为中心的思想品德教学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1(24):43-43.
-
6峭岩.力的昭示[J].人民教育,1990(Z1):74-74.
-
7沙庆仁.谁才是课堂的主人[J].基础教育课程,2010(6):77-77.
-
8徐映芳.对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反思[J].云南煤炭,2005(3):56-59.
-
9王梦迪.浅谈创建素质教育良好环境的主要途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2):51-51.
-
10雷雯霨.失落天使心(二)[J].新作文(初中版),2009(3):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