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配电网消弧线圈及其阻尼电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当前广泛推广使用的智能消弧线圈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根据不同运行方式下适当选取阻尼电阻的问题。并通过对35k V配电网KD-XH01-800/35消弧系统故障时的补偿作用进行了分析,反映出该系统的补偿作用对线路保护起到了较好的影响,也对配电网规划和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
王凡予
程虎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配电网
消弧线圈
补偿作用
阻尼电阻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孙波,孙同景,薛永端,徐丙垠.
零模复合导纳法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2):57-62.
被引量:6
2
徐兵,卢继平,潘雪,薛毅,刘钢,翁宗林,尹远.
基于对地电容与过渡电阻识别的故障选线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6):101-105.
被引量:7
3
罗建,何建军,王官洁.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4):1-4.
被引量:13
4
林湘宁,高艳,刘沛,鲁文军.
基于零序补偿导纳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保护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0):45-49.
被引量:53
5
束洪春,彭仕欣,李斌,赵兴兵.
基于零序电流激励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测后模拟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2008,23(10):106-113.
被引量:17
6
颜湘莲,陈维江,陈秀娟,李永君,刘智广,丛文魁,庄永祥.
油田35 kV系统手动调匝消弧线圈的档位调节[J]
.高电压技术,2006,32(11):142-144.
被引量:2
7
江渝,刘和平,冉立,杨顺昌.
连续调节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谐振状态在线监测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3):35-40.
被引量:26
8
李晓波,王崇林.
零残流消弧线圈综述[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6):116-121.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99
1
郑红英.
消弧线圈在我局配电网中的应用[J]
.浙江电力,2003,22(6):52-53.
被引量:4
2
蔡旭,刘勇,胡春强,左红艳.
新型偏磁式谐振接地与保护[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6):44-49.
被引量:25
3
王耀南,霍百林,王辉,何晓.
基于小波包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新判据[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6):54-58.
被引量:162
4
苏战涛,吕艳萍.
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小电流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J]
.电网技术,2004,28(12):30-33.
被引量:61
5
刘广慧.
消弧线圈接地电网补偿方式的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3):14-15.
被引量:3
6
齐郑,杨以涵,林榕.
基于小波变换和维纳滤波技术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J]
.电网技术,2004,28(13):23-26.
被引量:28
7
齐郑,杨以涵.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技术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4):1-5.
被引量:151
8
陈国强,田翠华,陈柏超,贾嘉斌.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快速消弧线圈接地技术[J]
.高电压技术,2004,30(8):22-24.
被引量:9
9
薛永端,陈羽,徐丙垠,李京,熊立新.
利用暂态特征的新型小电流接地故障监测系统[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4):83-87.
被引量:58
10
韩静,徐丽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接地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05,31(1):38-39.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147
1
曾祥君,卓超,喻锟,向国杰,李佳政,邹豪.
基于接地变压器绕组分档调压干预的配电网主动降压消弧与保护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5):1523-1534.
被引量:26
2
江渝,王恒,张志刚,郑群英,刘和平.
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控制的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S1):60-66.
3
孙引忠,师丽霞,李志奇,周瑞.
煤矿6/10kV电网电容电流测量算法的分析与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1):279-282.
被引量:5
4
李建华.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断线接地故障仿真计算[J]
.上海电力,2006,19(1):61-63.
被引量:7
5
江渝,冉立,刘和平.
谐振接地系统的新型自动调谐装置[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4):76-81.
被引量:10
6
刘味果,李彦明.
电容电流反馈补偿系统的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07,33(4):110-113.
被引量:2
7
聂宏展,赵福伟,袁桂东,宋来森,李玉玲.
66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研究[J]
.电网技术,2007,31(14):74-78.
被引量:8
8
江渝,冉立,刘和平,王维俊.
可调节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辨识和选线[J]
.电工技术学报,2007,22(8):101-107.
被引量:21
9
陈洲,陈丹,吕元龙,王鹏程.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综述[J]
.水利电力机械,2007,29(10):70-74.
被引量:2
10
刘味果,李彦明.
单相接地故障中消弧线圈暂态电流的迭代学习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2007,22(11):163-16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
1
赵正军,姜新宇.
信号注入法在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中的研究[J]
.广东电力,2004,17(6):25-28.
被引量:42
2
连鸿波,杨以涵,谭伟璞,曲轶龙,齐郑.
偏置电容法测量中压电网电容电流的误差分析[J]
.电网技术,2005,29(14):54-58.
被引量:34
3
曾祥君,易文韬,刘张磊,陈博,许瑶.
注入信号精确谐振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新技术[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4):77-80.
被引量:55
4
黎新吉,张平,陈博,易文韬,许瑶.
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电容电流在线测量方法比较[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23(2):66-71.
被引量:17
5
曾祥君,尹项根,于永源,陈德树.
基于注入变频信号法的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控制与保护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1):29-32.
被引量:197
6
李晓波,苗晓鹏,桑振华,蔡旭.
基于偏置阻抗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4):22-26.
被引量:35
7
刘力,孙结中.
一种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新方法[J]
.电网技术,2001,25(5):63-65.
被引量:74
8
宋晓燕,孙岩洲,宋紫嫣,梁京.
基于零序PT二次侧注入信号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19):134-138.
被引量:31
9
杨锐,姜铁卫,夏磊.
应用于配电网谐振接地系统的阻尼电阻研究[J]
.陕西电力,2015,43(2):64-67.
被引量:5
10
靳维,袁朋生,张洋,李晓波.
基于调整中性点接地阻抗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7):37-4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王毅,陈晓红,刘丰,张向东,刘玉玲,曾祥君.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34(3):150-15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谢大为,王京景,朱争高,丁超,李生虎.
谐振接地系统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电感统一测量方法[J]
.电子测量技术,2023,46(18):23-28.
被引量:2
2
邵凯,杨文华.
有机微量元素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续完)[J]
.中国草食动物,2000,2(1):42-44.
被引量:2
3
朱占春,闻生学,唐金锐,冉荣华,袁成清,杨华林,牟华,邓从中.
计及配电线路参数影响的有源消弧算法分析与改进[J]
.中国电力,2021,54(3):149-158.
被引量:6
4
刘斯琪,喻锟,曾祥君,刘战磊,陈小平.
基于零序电流幅值连调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区段定位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49(9):48-56.
被引量:21
5
夏小飞,易林,饶夏锦,芦宇峰,苏毅,彭在兴,刘凯.
基于声学指纹分析的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J]
.高压电器,2021,57(10):66-76.
被引量:15
6
林凡勤,杨晶晶,孙华忠,翟一鸣,邹贵彬.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主从式消弧线圈柔性补偿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2,34(12):10-17.
被引量:8
1
李新.
配电网中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应用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4):161-163.
被引量:1
2
李毅,杨公训,安新.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电网消弧选线系统[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6):60-62.
被引量:1
3
胡金高.
有源滤波器中LCL滤波参数选择和匹配[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6):1009-1015.
被引量:3
4
苏忠钰,齐虹,李锦彬.
LCL滤波的SAPF双环控制系统设计[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488-494.
5
俞年昌,杨家强.
三电平APF的LCL滤波器设计和分析研究[J]
.机电工程,2014,31(5):624-628.
被引量:5
6
蒙岩.
10kV系统电压异常的表现形式分析与判断处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06(5):148-148.
被引量:3
7
张公禄.
消弧及过电压保护成套装置中智能控制器设计[J]
.电气制造,2006(2):45-46.
8
王志恒.
浅谈线路接地故障的处理[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4):47-47.
被引量:1
9
李震球,王时胜,熊礼华,黄辉.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36(1):85-89.
10
王宏.
消弧选线方案的实际应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J]
.电源世界,2010(2):52-55.
被引量:2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