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学视角中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被引量:2

Sociologic Research on the Incompleting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黑社会组织这个法律概念进行科学揭示,不能局限于对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简单注解。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引入社会学理论,把它视作一个社会学范畴,对其进行社会学的、法学的双重分析,否则有失公正。本文主要以社会学为视角,揭示了该犯罪组织所应具备的若干属性:1.有机体属性;2.生存发展属性;3."文化"属性;4.目标属性;5.手段属性;6.控制属性;7."变迁"属性。同时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是两种不同的犯罪组织。前者所具有的不完整性体现了二者质的差异。后者所具有的幼稚性体现了二者量的差异。 We should introduce sociologic ideas and regard the undersociety as one sociologic concept.At the same,the article hold that the incompleting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作者 陆诗忠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高嘉绫.有组织犯罪法[J].法域纵横,1998,(1).
  • 2[4][俄]A@T@卡尔恰根.有组织犯罪与反有组织犯罪[M].莫斯科:远东大学出版社,1995.14.
  • 3[意]弗郎塞斯科@巴拉佐.意大利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7,(6).
  • 4[日]大谷实 黎宏 译.刑事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5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7.18.
  • 6[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Z].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 7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661.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