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PA6/EAA共混及共混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一定温度和剪切力作用下,以机械共混制备了PA6与EAA的共混物。通过溶剂溶解证明在共混过程中形成了部分接枝共聚物;用FTIR结合DSC探讨了共混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对PA6结晶性的影响。
作者
刘召建
陈弦
机构地区
山东电缆厂
成都科技大学高研所
出处
《塑料科技》
CAS
1992年第3期51-55,共5页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尼龙6
共混
分类号
O632.1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27
1
宋宏,孟跃中,张国红,梁炜,黄葆同,冯之榴.
(PE-MA)-g-PA6对PA6/EPDM的共混增容以及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5):106-111.
被引量:24
2
林明德,俞强,芦耀南,尹留芳,孙载坚.
尼龙-6/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及流变行为[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6):19-23.
被引量:7
3
盖凤云.
共聚酰胺生产及应用[J]
.工程塑料应用,1993,21(2):36-37.
被引量:14
4
张增民,石亦清,李松,吕荣侠,马志新.
PA/PP塑料合金的研制[J]
.工程塑料应用,1993,21(2):4-7.
被引量:27
5
欧玉春.
尼龙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和增强[J]
.工程塑料应用,1993,21(2):16-19.
被引量:10
6
刘明德,陈孝银,史殿三,杨春兵,何杰.
超韧尼龙66(SL—004)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1993,21(2):12-15.
被引量:5
7
汤锦良,彭兰生,沈其昕.
用玻纤增强尼龙6制作电动工具外壳的研究[J]
.塑料工业,1993,21(1):21-25.
被引量:2
8
李新法,沈百栓,杨进元,罗建卿.
PC/PA1010共混物的流变性能[J]
.塑料工业,1993,21(2):42-45.
被引量:6
9
俞强,张海洋,姚自力,林明德.
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J]
.塑料工业,1993,21(5):42-46.
被引量:11
10
周文.
PA66/PA1010共混物的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3,5(3):10-1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胡俊玲,宋恩兰.
尼龙6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1994,22(1):56-58.
被引量:2
2
胡俊玲,宋恩兰.
聚酰胺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J]
.合成树脂及塑料,1994,11(4):57-60.
3
李小梅,王磊,武德珍,吴立峰.
增容剂EAA对PA6/POE共混体系的相态及性能的影响[J]
.中国塑料,2001,15(12):21-25.
被引量:24
4
李小梅,武德珍,吴立峰.
PA6/POE/EAA共混体系的相态与性能的研究[J]
.中国塑料,2002,16(8):27-3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林大杰,付绍云,李艳.
PA66/UHMWPE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J]
.塑料工业,2004,32(7):13-15.
被引量:3
2
杨明成,朱军,陈海军,刘克波,赵惠东,张传国.
γ射线辐射对尼龙6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23(1):62-64.
被引量:1
3
陈力,蔡绪福.
ABS/PA6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增容研究[J]
.塑料科技,2005,33(5):39-44.
被引量:8
4
老光锐,李细林,罗明良,吴水珠,赵建青,陈维壮.
尼龙6/PEO聚电解质抗静电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2005,33(11):14-16.
5
朱文明,刘喜军.
PA6增韧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2005,19(10):56-59.
被引量:3
6
鲁成祥,陈力,王艳梅,蔡绪福.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及其在尼龙6中的应用[J]
.合成橡胶工业,2006,29(6):445-450.
被引量:7
7
郭文宇,彭波.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应用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07,35(1):78-81.
被引量:6
8
刘媛,邱桂学.
ABS熔融接枝改性进展及其应用[J]
.塑料助剂,2008(1):22-25.
9
刘媛,邱桂学.
ABS熔融接枝技术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08,36(3):94-96.
被引量:1
10
李迎春,何彬,王志强.
原位熔融挤出制备高性能PA6的研究[J]
.塑料工业,2008,36(11):8-10.
1
朱剑,钟军,邓林红.
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胶体粒子及膜的力学性能受质子化作用的影响[J]
.医用生物力学,2013,28(S1):136-136.
2
刘晓敏,董立峰.
皂荚瓜尔胶的提取及其性能[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33-35.
被引量:5
3
廖丽莎,刘宏生,刘兴训,陈玲,余龙,陈佩.
淀粉的微观结构与加工过程中相变研究进展[J]
.高分子学报,2014,24(6):761-773.
被引量:36
4
张善举,郑玉斌,吴忠文,田明文,庄宇钢,杨德才.
新型热致型液晶苯代聚芳醚酮的单畴液晶行为[J]
.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10(4):576-578.
5
陈汇勇,吴永标,周碧红,奚红霞,夏启斌,李忠,钱宇.
SBA-15介观相形成过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
.化工学报,2009,60(8):2024-2030.
被引量:2
6
罗劭娟,林东强,陈汇勇,奚红霞,钱宇.
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24(3):422-428.
被引量:2
7
解孝林,杨成,唐旭东,吴大诚.
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PET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结构[J]
.材料研究学报,1997,11(4):402-406.
被引量:3
8
杨伟,李忠明,于庆顺,冯建民,杨鸣波.
BOPP热稳定性研究[J]
.中国塑料,2001,15(10):43-46.
被引量:8
9
郭志光,刘维民.
新型无硫、磷有机钼化合物润滑油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06,26(2):97-101.
被引量:22
10
二氧化碳气体用于碱性废水处理[J]
.工业水处理,2008,28(4):61-61.
塑料科技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