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品牌啤酒风味质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考察啤酒的香气组成、TBA值和总多酚 ,对国内外 12个品牌 11°P啤酒的风味组成特点和风味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不同品牌的啤酒风味组成差别较大 ;许多国内品牌啤酒中乙醛和DMS的含量偏高 ,抗氧化性能较差 ;乙醛含量、TBA值和总多酚含量 3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
刘伟成
贾士儒
郭瑞涵
张五九
机构地区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0-103,共4页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关键词
啤酒
香气组成
风味组成
风味缺陷
风味质量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王志沛,季晓东,武千钧,陈华磊.
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及风味评价[J]
.酿酒科技,2001(4):59-61.
被引量:35
2
Huong N T T, Valentova H, Velisek J. J Food Sci, 2000,18(6):245-250.
3
Dupire S. J Inst Brew, 1999, 105(5):265-267.
共引文献
34
1
窦少华,赵长新,董亮,郭建华.
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代数对风味物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52-54.
被引量:5
2
王立媛,曹建明.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3):380-381.
被引量:11
3
韩舜愈,祝霞,蒋玉梅,周围,周小平.
“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挥发性物质的分析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6):306-310.
被引量:5
4
蔡凤英,王金水,史军,刘进玺.
鸡肉蛋白酶解物制备天然调味基料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8):190-193.
被引量:10
5
石金飞,赵海锋,陆健,孙军勇.
优化固相微萃取条件以检测啤酒中高级醇和酯[J]
.酿酒科技,2008(7):96-100.
被引量:7
6
周成山,曲伟.
啤酒中的风味物质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J]
.广西轻工业,2009,25(2):10-11.
被引量:2
7
刘泽静,张京声,陈安均,朱本忠,罗云波,汤浩茹.
“盖县李”果实成熟前后挥发性物质GC-MS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8):13-20.
被引量:20
8
李婷婷,胡连花,王雅玲.
啤酒中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62-11863.
被引量:4
9
陆正清,刘连成.
提高啤酒酯含量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10):114-116.
被引量:3
10
张林军,崔云前,周广田,王栋.
POF^+酵母检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0,29(2):158-160.
同被引文献
20
1
高秀玲,田玮,孟献昊,戴晓勇,张安朝.
精酿啤酒装备的环境影响及敏感性分析[J]
.食品工业,2020,0(1):204-209.
被引量:2
2
李红,郭瑞涵,张五九.
焙焦温度对麦芽品质及啤酒风味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11-14.
被引量:8
3
崔云前,于同立,张志永.
糖化车间节能技术探讨[J]
.酿酒,2005,32(4):108-113.
被引量:2
4
程志强.
啤酒苦味物质控制技术探讨[J]
.福建轻纺,2008(8):85-87.
被引量:1
5
张永国,秦锐兰.
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的测定方法[J]
.啤酒科技,2008(3):35-37.
被引量:12
6
王武军.
PH值对啤酒质量的影响[J]
.啤酒科技,2001,0(3):33-33.
被引量:1
7
M.Weinzierl,H.Miedaner,J.Englmann,K. Stippler,K.Wasmuht.
高效节能的麦汁煮沸系统[J]
.中国食品工业,1999(7):16-18.
被引量:1
8
陈娴青,范秀英,王莉.
提高Anton Paar啤酒分析仪的浓度测定精度[J]
.啤酒科技,2011(5):59-60.
被引量:1
9
刘文玉,杨大毅.
麦汁的成分及煮沸过程中物质的变化[J]
.酿酒,2012,39(1):104-106.
被引量:2
10
孙黎琼,程远东.
糖化弱麦汁回收工艺的研究[J]
.啤酒科技,2012(11):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慧灵,曹芳,栾静,张宗申,金朝霞.
中试与放大啤酒糖化工艺的一致性[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6,35(3):174-176.
2
戴晓勇,徐庆,吴畏,张帆,王浩宇,李占勇.
麦汁低热负荷煮沸技术与装备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23,41(1):60-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雨,陈东,刘明权,文鑫,宋鑫宇.
基于气扫式膜蒸馏的果汁快速浓缩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24,42(2):88-92.
1
王红叶,李丽华,陆淳,康志远,朱宏.
乙醛、丁二酮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2010,38(10):32-34.
被引量:20
2
可可和巧克力的风味组成[J]
.中国食品工业,1995(3):18-19.
被引量:1
3
乔为仓,陈历俊.
乳中风味缺陷的种类和控制方法[J]
.中国乳业,2009(4):30-33.
4
范洪臣,车晋,王立群,邢楠楠,王铎.
啤酒中各种风味缺陷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J]
.酿酒,2008,35(4):102-104.
被引量:2
5
苗君莅,刘振民,莫蓓红,高红艳,肖杨.
干酪风味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6):157-162.
被引量:3
6
陈华磊,闫鹏,郝俊光.
回顾游离脂肪酸在啤酒酿造过程的变化及作用[J]
.啤酒科技,2011(5):26-29.
被引量:5
7
常智刚.
啤酒风味纯净性与控制[J]
.啤酒科技,2007(12):40-42.
8
刘虹.
啤酒中主要的风味缺陷及控制措施[J]
.啤酒科技,2012(2):42-43.
9
余彩荣,官青松.
发酵过程中影响高级醇含量的因素[J]
.啤酒科技,2002(12):50-51.
被引量:3
10
张玲玲.
啤酒风味品评与啤酒质量控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104-107.
被引量:7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