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了数字化作品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就欧洲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对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情况作了介绍 ,并分析比较了我国的立法现状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4,17,共3页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金玲.《反规避技术措施立法:版权保护或专有权保护》.《知识产权研究》第九卷,第225页-555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
2Conference Report (to accompany H.R.2281), 105-796,105th Congress, 2d Session,explanation for section 1201.
-
3Real Network. Inc. V. Streambox, Inc, No.C99-2070P, 2000USDist,LEXIS 1889(W.D.Wash.Jan.18.2000)available at (<http://www.columbia>, edu/course-oos L6341-001).
-
4欧阳瑜.《电脑多媒体的着作权保护》.《商法论丛》第16卷,香港,2000年19日出版.
-
5Pamela Samuel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hy the Anticircumventionn Regulations Need to Be Revised.available at (<http://www.findlaw>. berkeley.edu/html).
-
6Judiciary Hearing, Supra note, at 235-36(testimony of Michael IC Kirk).
-
7White paper, supra note, at 231.
-
8Judiciary Hearing, supre note, at 208(prepared statement of Allam Adler).
-
9144 CONG. REC. HT097(daily ed.Aug, 4,1998)(letter from Rep. Howard Coble to Rep Rick Boucher)
-
10Pamela Samuel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hy the Anti-circumvention Regulations Need to Be Revised, Vol13 Berkeley TECH& INTELL.PROP. L.1999(2) P534,p543 ,p548,p543-546
共引文献14
-
1刘春田,金海军,范晓波.2002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3(1):52-55. 被引量:6
-
2宋雅范.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5,25(3):12-15. 被引量:7
-
3李士林.论技术措施之性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3):48-51. 被引量:2
-
4谭九生,高俊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36-39. 被引量:3
-
5罗莉.数字私人复制所引起的利益平衡问题[J].法学,2008(5):88-95. 被引量:7
-
6朱红英,钱江.论著作权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J].电子知识产权,2010(12):79-83. 被引量:4
-
7曹琴仙,高冰洁,王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法现状透视[J].图书馆论坛,2011,31(1):141-143.
-
8郭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J].河北科技图苑,2011,24(5):32-34.
-
9高荣林.版权与表达自由冲突之反思与重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28(3):117-127. 被引量:3
-
10陈传夫,曾明.网上信息加密措施的知识产权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2,23(4):13-1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34
-
1徐聪颖.控制访问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J].前沿,2004(7):153-156. 被引量:1
-
2朱桂林.版权保护中的技术措施探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3(6):37-39. 被引量:2
-
3陆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几个法律问题[J].法学杂志,2002,23(6):37-39. 被引量:1
-
4陈兰钦.论网络时代著作权的权利限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4):60-62. 被引量:2
-
5吴汉东.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J].中国版权,2005(1):17-18. 被引量:5
-
6彭晨曦,尹锋.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制度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6,25(10):113-114. 被引量:8
-
7田萌,葛晶.流媒体再燃版权之火[J].新闻实践,2006(11):46-47. 被引量:4
-
8寿步.《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9曹诗权,郭静.论网络侵权[J].云南大学学报,2003,(1).
-
10.[EB/OL].http://mzgw. blogchina. com/is/3676908.html,.
引证文献6
-
1刘焕成,邱均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情报科学,2005,23(5):648-654. 被引量:7
-
2罗桂芸,鲁春梅.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制度构建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4):49-52. 被引量:5
-
3吴志强.浅析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2):15-19. 被引量:2
-
4李杨.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4):52-53.
-
5张丽娜.视频网站的法律问题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69-72. 被引量:1
-
6柳胜国.大学图书馆对网络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2-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陈能华,刘芳,刘梦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2):53-54. 被引量:2
-
2胡玉姝.浅析博客的法律保护[J].消费导刊,2009,0(22):131-131.
-
3贺德方.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5):89-95. 被引量:21
-
4李永明,钱炬雷.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6):93-102. 被引量:7
-
5杨小惠,王芸,苏新宁.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J].电子政务,2009(2):41-50. 被引量:4
-
6蔡祖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特殊”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10(5):47-49. 被引量:6
-
7熊励,刘文,孙友霞,李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10,29(9):11-15. 被引量:9
-
8周恒.浅论信息资源数字化传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北方经济,2012(4):8-9. 被引量:1
-
9蒋蒙.电子政府信息著作权保护问题摭谈[J].情报探索,2013(4):22-24.
-
10胡新.数字作品的网络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13(4):73-77. 被引量:1
-
1于显洋,祁锦松.居委会与其他社区组织的关系[J].中国民政,2001(4). 被引量:2
-
2刘晓敏.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技术保护[J].情报科学,1999,17(2):122-125. 被引量:27
-
3王迁.美国保护技术措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评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1):86-92. 被引量:12
-
4王晨.网络环境下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河南科技,2009,28(3):22-23.
-
5刘永贤.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再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4(4):35-38.
-
6李宴.对保护技术措施和信息管理的法律解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107-110.
-
7董炳和.防范网络犯罪:技术与法律的结合[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15(3):9-13.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2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30):16-17.
-
9李宴.版权法对技术措施和信息管理的保护[J].福建法学,2004(3):15-18.
-
10齐东旭.图像信息隐藏技巧[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1999,0(31):25-26. 被引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