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观察》
2004年第5期50-51,共2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10
-
1薛海宁.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启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S1):38-40. 被引量:18
-
2李华,张旭东.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98-99. 被引量:37
-
3戴金祥,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127-129. 被引量:24
-
4刘晓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价值审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23-27. 被引量:11
-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
6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被引量:49
-
7陈再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第二课堂教学的延伸[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54-56. 被引量:4
-
8王南生,汤孝锦.论高校理论社团的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3):68-70. 被引量:12
-
9马秋林,王伟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1,31(6):43-44. 被引量:12
-
10熊湘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4):98-99. 被引量:6
-
1刘晓辉,吕姝琦.中国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18):35-35.
-
2林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湘潮(理论版),2009(3):100-101. 被引量:2
-
3张建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J].网友世界,2014,0(18):242-242.
-
4李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3):137-137. 被引量:7
-
5曲洪志.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文化底蕴[J].中国成人教育,2003(4):87-88. 被引量:3
-
6聂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和实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0(41):204-206.
-
7褚志远.“中国梦”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5(12):00012-00012.
-
8张洪才.在文化建设和谐互动中彰显思政教育的多“向度”——校园文化建设系列研究之四[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6):53-56. 被引量:2
-
9唐山清,廖继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的应用分析[J].山西青年,2016(20). 被引量:1
-
10张善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6,0(10):167-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