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二课堂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思政教育阵地和渠道。本文试图通过对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要求,并在文章最后对若干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
蒋惠琴
欧万彬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3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陈再生.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第二课堂教学的延伸[J]
.思想教育研究,2007(12):54-56.
被引量:4
2
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被引量:49
3
刘晓君.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价值审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23-27.
被引量:11
4
戴金祥,王金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127-129.
被引量:24
5
薛海宁.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启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S1):38-40.
被引量:18
6
漆大鹏.
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
.管理观察,2004,0(5):50-51.
被引量:2
7
熊湘江.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4):98-99.
被引量:6
8
李华,张旭东.
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98-99.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亚森.艾力.
浅谈高校共青团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S1):176-177.
被引量:7
2
李燕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S1):1-4.
被引量:4
3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
.求实,2000(5):45-46.
被引量:33
4
张岂之.
纪念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我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6):1-3.
被引量:5
5
柯文桂,姚月萍.
论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36-41.
被引量:3
6
戴金祥,王金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想[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127-129.
被引量:24
7
刘大允.
基于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3):84-85.
被引量:40
8
刘晓君.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价值审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23-27.
被引量:11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1).
10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40
1
赵小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
.社科纵横,2008,23(12):164-165.
2
张月玲,张思远,马南.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基于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分析[J]
.财会通讯(下),2011(2):143-145.
被引量:16
3
李晶.
关于高校第二课堂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08(6):154-154.
被引量:2
4
徐泉海.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之教学方法探析[J]
.科教导刊,2014(4):106-107.
5
赵全兵,姜淑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J]
.职大学报,2010(2):112-115.
6
张军琪,刘娜娜.
基于“两个课堂”视角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析[J]
.学术界,2013(S1):309-312.
被引量:1
7
罗珍,唐召云.
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08(28):218-219.
8
侯亚辉,苏兴仁.
关于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思考[J]
.经济师,2005(9):94-95.
被引量:6
9
王东峰.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探析[J]
.内江科技,2007,28(1):9-9.
被引量:4
10
张常永.
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32-3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
1
李辽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
.求实,2005(1):73-77.
被引量:47
2
蔡克勇 冯向东.大学第二课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王国辉,陈明,等.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9.
4
钟志勇.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现代化[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4):25-28.
被引量:6
5
顾明远.
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25-26.
被引量:165
引证文献
2
1
王金莲.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236-236.
2
陈帅,张华英.
浅议高校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7):23-24.
1
常超.
高校德育的辩证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1998(6):23-24.
2
王晓洲.
关于在素质教育中加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76-77.
3
施旖旎.
氢氧相融 才能得水——谈美术课堂中“无形教育”的重要性[J]
.中国包装工业,2013,21(4X):75-75.
被引量:3
4
任永华.
要重视无形教育[J]
.新疆教育(65-1025/G4),2001(12):9-9.
5
石东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1):106-107.
6
张金凤,胡文华.
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咨询及其应用[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5,0(4):67-68.
7
熊毅.
关于新时期高校德育的辩证思考[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3):5-7.
8
徐闻音.
隐蔽——高明的教育[J]
.教育艺术,2002(3):5-5.
9
曹宇巍,卢永智.
努力搭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23-24.
10
王艳妮,郭福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104-106.
被引量:4
消费导刊
200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