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庐江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venomous snake bite in Lujiang reg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调查本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毒蛇咬伤患者获取良好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庐江县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蛇咬伤种类、受伤季节、受伤时间、咬伤地点、受伤部位、就诊时间、蛇咬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SS)评分、咬伤后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转归等。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创面愈合困难、关节僵硬)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毒蛇咬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18例毒蛇咬伤患者以40~69岁为主(61.32%),主要职业为农民(56.29%),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72.64%),高发地区在农村(75.47%),高发季节集中在夏秋农忙季节(87.32%),受伤部位多为四肢(94.96%)。318例患者中41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年龄、咬伤至就诊时间、S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121)、就诊时间≥6 h(OR=1.547、2.190)、SSS评分≥7分(OR=2.768、3.647)是毒蛇咬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庐江县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毒蛇咬伤患者具有明显的年龄、职业、地区、季节特征。年龄≥70岁、就诊时间≥6 h、SSS评分≥7分是毒蛇咬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基于上述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毒蛇咬伤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 张丰 杨中波 汪伟 徐小兵 ZHANG Feng;YANG Zhongbo;WANG Wei
出处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5期641-644,648,共5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金 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ZSKJJZC02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87

共引文献217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