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开展静脉用药医嘱前置审核工作前后,不适宜医嘱数量和不适宜医嘱类型变化情况,评价静脉用药医嘱前置审核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开展前置审核的静脉用药医嘱44370份为干预前组,选取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开展前置审核的静脉用药医嘱44767份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不适宜医嘱和不适宜医嘱类型。结果干预后组不适宜医嘱274份,占比为0.61%;干预前组不适宜医嘱3580份,占比为8.07%,干预后组不适宜医嘱占比低于干预前组(χ^(2)=2994.996,P<0.001)。干预后组给药剂量不适宜、配伍不适宜、给药浓度不适宜、给药频率不适宜、给药年龄不适宜及其他医嘱占比均低于干预前组(P<0.01)。结论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药师前置审核能力,并借助信息手段,可有效减少不适宜医嘱数量,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力保障住院患者用药安全。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37-14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