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灵魂的沦落与救赎——《生死朗读》与《复活》中作家宗教意识的比较研究

Degradation and Salvation of Human Sou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Writers’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in The Reader and Resur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施林克的《生死朗读》和托尔斯泰的《复活》虽创作背景不同,但两者在主题、叙事层面均有相似之处。两位作家都聚焦宗教视阈下灵魂的沦落与救赎,突出主人公形象上的原罪特征。《生死朗读》强调的是天主教对原罪遗传特征的推崇,《复活》体现的是东正教对人内在神性的信仰。两位作家都借主人公的悔罪,探讨了人灵魂救赎的可能性。《生死朗读》中主人公的苦修忏悔是天主教认罪思维的体现,《复活》中主人公的顿悟复活则是东正教启示精神的表达。
作者 高羽 GAO Yu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俄罗斯文学认同与重构中国形象研究”(编号:16BWW03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

  • 1赵林.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蜕化[J].宗教学研究,2000(4):70-76. 被引量:9
  • 2万俊人:《追寻"现代性"的道德母体:中西伦理精神的原始图像互镜》,李建华主编:《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2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 3保罗·利科:《原罪--其意义的研究》,载刘小枫:《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360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