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结合再生医学,从筋膜学角度重新认识了三焦的结构与功能,解释了三焦归属六腑却有统调五脏功能的原因,使三焦功能有可以依附的结构,为中医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三焦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者
杨国法
王云芳
张艳丽
靳聪妮
机构地区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China's Naturopathy
关键词
三焦
筋膜
结构
功能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1
蒋宏岩,蒋术一,李琦.
整合医学论三焦与腹(肠系)膜的吻合[J]
.医学争鸣,2018,9(5):4-7.
被引量:8
2
李如辉.
肾藏象学说的若干逻辑矛盾及其认识[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6):1-2.
被引量:3
3
高坤,朱文秀,刘伟东,余伟吉,王立新,曹亚飞.
再生医学治疗新选择: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3):2107-2112.
被引量:9
4
刘鑫,齐磊,左明星,夏中博,徐兰举.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9,40(3):98-103.
被引量:8
5
马宁.
三焦与四街[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0):797-802.
被引量:12
6
童武兰,张珑琼,欧云娜,秦乐,高永翔.
论三焦的“三腔”解剖定位[J]
.光明中医,2015,30(2):361-362.
被引量:11
7
杨仕哲.
从历史的分期重新检视三焦的实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24-25.
被引量:11
8
董婉茹,刘洪毓,丁雅光,王海平,刘树民.
栀子清泄三焦之释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33-35.
被引量:7
9
刘丹,李威君.
“三焦”形质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3953-3954.
被引量:18
10
姚春.
针刺内关穴治疗手术中内脏牵引反射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9):635-63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李永民,杨洁,王陶冶.
中药心衰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简介[J]
.陕西中医,2004,25(7):658-658.
被引量:16
2
王志红.
“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20-22.
被引量:8
3
孙锡高.
升陷汤治验举隅[J]
.山西中医,1993,9(2):39-40.
被引量:4
4
付红蕾,梁华正,廖夫生.
栀子中京尼平苷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4-56.
被引量:24
5
宋兴.
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说[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6-9.
被引量:49
6
王雪华,于越.
三焦形质及其功能的现代研究[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34-37.
被引量:24
7
绪广林,余书勤,龚祝南,张双全.
西红花苷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69-372.
被引量:19
8
钱秉强.
《内经》三焦新探[J]
.新中医,1989,21(3):12-14.
被引量:8
9
衡先培,张发荣.
大气下陷证治疗体会[J]
.四川中医,1995,13(8):7-8.
被引量:5
10
唐富天,钱之玉,郑书国.
Effe西红花酸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2005,3(5):316-32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33
1
郭树兴,王为民.
激痛点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110-113.
被引量:2
2
赵红玉,李建明,杨永生.
从“三焦气化失司”论痛风[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6):137-139.
被引量:4
3
崔健,刘晓红,解奇,冯博.
基于膏浊致病理论从三焦疏泄与淋巴管关系论治肥胖[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74-77.
被引量:9
4
黄高,曹继刚,秦忠,陈云志,曹峰,杨长福,李文,孙达.
从三焦论治肺病证理论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83-85.
被引量:6
5
刘贤,林硕欣,姚治,王献伟,张子敬,茹宝瑞,徐泽君,雷初朝,黄永震.
外泌体在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54-57.
6
林桢,高莉蓉,马创,姚郁红.
耳穴贴压在缓解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
.今日健康,2016,15(6):323-323.
7
王继江,陈咏华,李克勇,孙凤艳.
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内心迷走神经元的GABA能突触前支配受谷氨酸能紧张性调控(英文)[J]
.生理学报,2005,57(6):761-765.
8
严健民.
战国消化生理三焦(集)配六腑新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08-410.
被引量:6
9
黄拓.
从象思维的“迷失”看历史中对三焦无形说的“误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425-428.
被引量:4
10
马天阳,吴春平,李晓艳.
《内经》、《难经》三焦学说初探[J]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4):16-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7
1
徐桂兴,罗廖君,银子涵,陈姣,梁繁荣.
基于数据挖掘近10年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穴规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330-1340.
被引量:19
2
邱振刚,王康锋.
辨三焦形质[J]
.甘肃中医,2004,17(8):1-3.
被引量:6
3
宋兴.
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说[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6-9.
被引量:49
4
贲卉,朱元根,叶燕燕.
针刺对家兔膀胱机能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89,9(4):37-39.
被引量:6
5
张晓文,宋清,徐志伟.
从离子通道理论认识三焦的实质[J]
.陕西中医,2006,27(2):197-200.
被引量:18
6
史小进,田雨河.
浅论三焦之实为胰腑[J]
.中医杂志,2006,47(5):397-397.
被引量:19
7
张祥华,王行环,王刚,魏强,许传亮,薛蔚,严维刚,杨家荣,朱刚,孙颖浩,叶章群,孙则禹,那彦群.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704-1707.
被引量:250
8
谢浩然.
经络气道论[J]
.针刺研究,2008,33(2):142-144.
被引量:9
9
姚荷生,姚梅龄(整理),姚芷龄(整理).
三焦辨证——焦膜病辨治[J]
.江西中医药,2009,40(1):5-9.
被引量:60
10
雒树东.
前列腺与前列腺增生[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0,39(12):1171-117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航宇,王玲烨,苏润泽.
三焦与胸痹关系浅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5):25-27.
被引量:1
2
吕璞,陆永辉,国文豪,张睿俊,张腾.
陆永辉分层针刺任脉经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经验[J]
.中国针灸,2024,44(5):569-57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热米拉·阿不来提,吾布力·吐尔地,钟运良,乃比江·麦图荪.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J]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4,29(1):1-7.
2
张睿俊,陆永辉,张腾,刘冉,吕璞,国文豪.
陆永辉针刺任脉与膀胱经腧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经验[J]
.中国针灸,2024,44(11):1294-1298.
3
李生龙,卢刚刚,金广炜,殷鹏东,龚美胜,李慧,马旭,李喜香,赵渊博,田大成,梁永林,赵永强.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24,49(21):5817-5828.
被引量:2
4
牛文倩,邵正斌.
以“和法”论治冠心病的临证探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5,37(1):32-35.
1
秦硕,秦世祥.
足三阴经筋松解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7):90-91.
2
赵淑伟.
一场新能源并网的“天王山”之战[J]
.华北电业,2021(1):76-80.
3
赵焰.
五脏最喜欢的养生动作[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1(3):56-56.
4
郑文韬.
抻拉五官调五脏[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29-29.
5
冷雪,王莹,李阳,宋囡,贾连群.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肝细胞自噬与脂质代谢的关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58-62.
被引量:15
6
陆卫,袁锦虹.
背部腧穴平透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证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1):93-95.
被引量:5
7
黄伟,白长川.
白长川教授“滞伤脾胃”疾病观及在儿科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5-19.
被引量:4
8
柯俊羽,李燕舞,邹汉飞,李鳌才.
“六腑以通为用”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19-20.
被引量:4
9
王凯悦,董笑克,李中浩,黎莉莉,吴婧,王苏妹,刘金民.
基于五神脏理论探讨癫痫中医临证思维[J]
.现代中医临床,2021,28(2):65-67.
被引量:8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