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公共合作为基础阐述预算公共合作的内涵,通过官员视角来考察预算公共合作的产生机制,以及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抑制腐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影响。官员预算公共合作是由两个动机引起的:一是预算官员的主体特征,包括利己与利他;二是预算活动自身的公共性。官员的预算公共合作通过降低预算活动中的自利动机和信息不对称,减少政府预算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有效地促进政府预算效率的提高,抑制腐败行为,保证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价值最大化。
出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11,共4页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基金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企业预算管理效率研究:以新疆为例”(项目编号:7156203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