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校内课后服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阶段,分析比较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十省市出台的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政策文本发现,这十个省市呼应教育部要求,在课后服务自愿原则、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中小学校主体实施等方面已达成政策共识,但在经费筹措、是否引进社会培训机构、在职教师的报酬支付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取向。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深化推进需要明晰学生及家长是否要交费、可否引进社会培训机构、如何减轻在职教职工的负担等问题。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政策的有效落实,政府亟须进一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实施细则;减轻在校教职工负担的主要路径在于积极吸引志愿者进入学校,同时培育壮大公益性社会组织机构;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家长自愿交费应成为课后服务经费的主要来源。
作者
吴开俊
姜素珍
庾紫林
WU Kaijun;JIANG Suzhen;YU Zilin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1,共5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羊城学者项目(项目编号:120154163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