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产蜡区白蜡蚧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蜡蚧是一种重要的产蜡资源昆虫,但在非产蜡区则是一种重要害虫。本文对白蜡蚧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白蜡蚧田间识别和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
张颂
郭彩霞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121-121,125,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白蜡蚧
危害特点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非产蜡区
分类号
S763.35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许皖豫.
白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64-65.
被引量:7
2
王建梅,马有会.
女贞白蜡蚧的药剂防治适期预测[J]
.北方园艺,2012(15):151-152.
被引量:5
3
吴胜艳.
白蜡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206-207.
被引量:1
4
曹发辉.
园林植物害虫白蜡蚧的识别与防治[J]
.农业灾害研究,2013,3(1):22-2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樊文瑞.
白蜡蚧的发生及防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236-237.
被引量:4
2
朱运华,黄玉兰,陈华玲.
白蜡蚧室内药效试验[J]
.蚕桑茶叶通讯,2006(4):39-39.
被引量:3
3
蔡邦华等.中国森林昆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4
邓国藩等.中国农业昆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5
吴文君编著.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
李博平,张宏泉,梁莉莉,衡学敏,杨春材,陈传胜.
白蜡蚧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3):220-224.
被引量:7
7
许皖豫.向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64-65.
8
徐公天.中国同林害虫[M].北京:中同林业出版社.2007.
9
许皖豫.白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64.
10
王辅.白蜡蚧(Ericerus pela Chavannes)雌雄群体对于生态条件不同适应程度的分析,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C]//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中国昆虫学会,1962:109-110.
共引文献
12
1
曹发辉.
园林植物害虫白蜡蚧的识别与防治[J]
.农业灾害研究,2013,3(1):22-25.
被引量:6
2
单银丽,沈玉英,沈莹.
杭州市主干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J]
.园艺与种苗,2013,33(8):13-17.
被引量:5
3
李春霞,张李明,任小兵.
延安地区两种新蚧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6):232-234.
被引量:2
4
王建华,叶硕,丁桂春,王玉明.
女贞白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绿色科技,2014,16(7):62-62.
被引量:2
5
叶军,张胜,陈兴忠,杨晓娟.
江苏泰州市白蜡蚧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试验初报[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2):45-45.
6
陈兴忠,许承华.
女贞白蜡蚧的形态特征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5(7):146-147.
被引量:3
7
张鹏.
亩旺特防治桃介壳虫田间药效试验[J]
.农业灾害研究,2015,5(7):9-10.
8
廖一鸣,杨彩霞,于永清,王瑞星,万涛,高治国,张顺延,怀文婧,王建国,张俊文.
沈阳大学校园及周边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鉴定[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0(6):452-457.
被引量:3
9
葛亚红,陈卫龙.
白蜡蚧发生特征及防控措施探析[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0(5):63-64.
10
袁芳芳,杨威,魏东晨.
我国白蜡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J]
.中国森林病虫,2020,39(4):34-4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8
1
赵杰军,王自力,王绍云,叶寿德,陈勇,陈晓鸣.
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6):746-750.
被引量:8
2
王志明,许晓明.
长春市一新外来入侵物种——白蜡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种群控制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2):152-154.
被引量:9
3
朱运华,黄玉兰,陈华玲.
白蜡蚧室内药效试验[J]
.蚕桑茶叶通讯,2006(4):39-39.
被引量:3
4
陈小平.
白蜡虫的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2007,28(1):50-52.
被引量:8
5
陈晓鸣,陈勇,叶寿德,王自力,毛玉芬,王绍云.
白蜡虫孵化行为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7,10(2):149-153.
被引量:8
6
李博平,张宏泉,梁莉莉,衡学敏,杨春材,陈传胜.
白蜡蚧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3):220-224.
被引量:7
7
孙丽昕,孟庆国.
阜新白蜡虫生活史及习性观察初报[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3):110-111.
被引量:2
8
李艳杰.
沈阳地区白蜡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
.辽宁林业科技,2009(4):53-54.
被引量:3
9
喻锦秀,张烜.
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种类、危害及其防治[J]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48-50.
被引量:3
10
焦懿,赵苹.
白蜡虫泌蜡期天敌群落的研究[J]
.生态学报,1999,19(5):732-73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陈静,李娟,李俊玲,行冰玉.
白蜡蚧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
.乡村科技,2021,12(16):60-63.
2
许晓明.
白蜡蚧发生特征及防控措施[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2):141-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宋洋洋.
山东滨州地区白蜡树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2):134-136.
被引量:3
1
敖若寅,王姣,纪成隆,刘烈花,李清涵,丁伟.
烟草青枯病田间识别及农业预防措施[J]
.植物医生,2018,31(10):39-41.
被引量:7
2
谢原利,张求东,许艳云,周国珍,罗汉钢.
水稻稻瘟病田间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概述[J]
.湖北植保,2018(5):57-59.
被引量:3
3
杜正芹.
茶蛀梗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J]
.现代农村科技,2018(11):50-50.
4
张勇.
梨木虱发生与防治[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8,0(10):18-19.
被引量:1
5
林业专项“人工林非木质资源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11):155-155.
6
李羕然,钟勇,蔡波,马福欢,梁琨,陈展册.
东亚椰粉蚧检疫鉴定[J]
.植物检疫,2018,32(6):54-56.
7
李少华,王荣成,王云鹏,尹萍,郑方强,王建华.
菊小筒天牛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2):99-101.
被引量:2
8
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J]
.中国科技成果,2018,19(20):68-69.
9
吕亮,常向前,杨小林,袁斌,张舒.
湖北水稻蛀秆螟虫越冬情况调查[J]
.环境昆虫学报,2018,40(5):1051-1057.
被引量:8
10
王婧瑜,王洪萱,王在凌,李传仁,王香萍.
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2):1-4.
被引量:4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