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色素痣组织传统脱黑色素及免疫组化处理方法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素细胞痣(melanocytic nevus)又名色素痣,是皮肤的黑素细胞良性增生性病变,可生长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且以颜面部多发。因现代人们对外貌的要求并担心其恶变,色素痣手术切除逐年增加,成为病理科较常见的组织标本之一。根据痣细胞巢的生长部位可分为交界痣、复合痣、
作者
王丛阳
王家俊
王焱
机构地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8-2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关键词
色素痣
脱黑色素
免疫组织化学
分类号
R331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1
范慧,李百彦,邹烨,张紧.
两种快速脱黑色素的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6):723-723.
被引量:12
2
孙丽君,黄斌.
双重氧化脱黑色素法在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0):1576-1578.
被引量:11
3
张培,王薇,陈雪.
优化葡萄膜色素性肿瘤标本脱色素及免疫组化处理方法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49-51.
被引量:2
4
唐洁,侯洁,韩丽枝,宋淑霞,吕占军.
免疫组化染色防脱片几种方法的比较[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14(3):358-36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吕红彬,罗清礼,唐健,何为民,张贤良,杨于力.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分析[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161-165.
被引量:14
2
李科,杨红.
高压处理技术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3):265-265.
被引量:4
3
贺占国,江泓,田玉旺,成继民.
缓冲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4):365-366.
被引量:2
4
顾长芳,张雷,汪迎.
应用压力锅和微波炉法进行石蜡切片抗原修复的比较[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6):377-378.
被引量:8
5
倪灿荣.
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各种因素[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6):383-384.
被引量:17
6
徐飞 王亚丽.乳白胶作为粘片剂的应用[J].诊断病理杂志,1999,6(4):264-264.
7
Zimmerman L. E. Melanocyles. melanocytic nevi, and melanocytomas[J]. Invest Ophthalmol, 1965(4):11- 11.
8
王伯运,李玉松,黄高昇.等.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7.
9
丁俊义 林国宝 等.免疫组化染色粘附剂和脱蜡方法的改进[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2):182-182.
10
王伯弦,李玉松,黄高畀,等.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3-154.
共引文献
24
1
虞杰,顾冬梅,郭临川.
防脱片剂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432-433.
被引量:7
2
于德钦,田余祥,陈熙,徐红,徐静,王冬梅.
明胶硫酸铬钾在脑组织冰冻切片中的防脱片作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5):616-617.
被引量:6
3
贺国龙,刘立鹤.
鱼类体色成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上)[J]
.水产科技情报,2010,37(2):88-91.
被引量:21
4
颜亚晖,蒋海鹰,周庆.
石蜡包埋前组织去黑色素法探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19(4):413-414.
被引量:3
5
唐从国,王金生.
黑色素的来源 形成机制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9):943-944.
被引量:3
6
李慧,黄景阳,袁中瑞.
提高脑组织冰冻切片质量的几点体会[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1):1019-1022.
被引量:16
7
孙丽君,黄斌.
双重氧化脱黑色素法在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0):1576-1578.
被引量:11
8
吴丹桔.
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428-3429.
被引量:10
9
陈琼荣,夏春皎,王明伟,罗萍,吴昌鸣,董珍珍,岳君秋,邓云特.
改良过氧化氢加热脱黑色素法在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7):482-484.
被引量:5
10
韩庆功,刘超,陈金山,潘耀谦.
猪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学观察[J]
.中国兽医杂志,2015,51(8):37-3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0
1
谢传辉,曾云霞,刘惠其,朱小荣.
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22,37(1):91-94.
被引量:8
2
唐洁,侯洁,韩丽枝,宋淑霞,吕占军.
免疫组化染色防脱片几种方法的比较[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14(3):358-360.
被引量:9
3
虞有智,林敏,沈丹华.
新型黑色素脱色剂的配制和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2):233-234.
被引量:3
4
范慧,李百彦,邹烨,张紧.
两种快速脱黑色素的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6):723-723.
被引量:12
5
郭以河,张闽峰,孟家榕,禹乐,戴太监.
快速祛除组织中黑色素的改良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2):214-214.
被引量:6
6
刘莹,苏贞辉.
免疫组化标记前脱黑色素的方法和体会[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1):79-79.
被引量:6
7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1版)[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2):159-171.
被引量:203
8
黄智翔,汪莉,鲜巧阳,郭铭,王欣,唐志佼.
抗酸-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在结核病组织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2):199-201.
被引量:2
9
孙丽君,黄斌.
双重氧化脱黑色素法在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0):1576-1578.
被引量:11
10
于晓东,汤英姿,唐应成,高云晶.
一种简单快速祛黑色素的改良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7):808-80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梁锐炯,黄桃源.
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美容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8):70-73.
被引量:9
2
王晓星,易慕华,方捷迪,李争艳,曹春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不同返蓝液效果评价[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5):606-607.
被引量:4
3
韩雪,宋国新,唐锦玲,张炜明.
强氧化剂脱黑色素对免疫组化染色影响的评估[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4):487-488.
被引量:1
4
王卓,李海翩,陈小红.
脱色素技术在恶性黑素瘤HE染色及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条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1,28(5):389-393.
被引量:1
5
李双明,肖卫玲,孙琦,刘斌.
改良的脱色素方法应用于病理的各种切片染色[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3):272-274.
被引量:1
6
刘鑫鹏,顾安康,李鹏,贾文娟,王紫阳,张理涛.
高锰酸钾脱色法在恶性黑色素瘤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22(2):160-162.
被引量:1
7
韩靖.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色素痣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23,36(15):90-92.
被引量:1
8
李元朋,赵荧,任雨洁,钱薇,杨菁茹,夏益敏,张鸽,王卉芳.
双氧水脱黑素颗粒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眼球恶性黑素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23,32(6):607-6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冬雪(综述),刘国锋(审校).
眼睑分裂痣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J]
.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166-169.
被引量:3
2
尤炫合,吴迪伟,罗明,周欣然,黄石书.
一种冷冻肌肉组织修复方法在HE染色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6):749-750.
3
左熠玮(综述),谭军(审校).
黑色素痣的激光治疗进展[J]
.中国医疗美容,2021,11(8):25-29.
4
计鹏,胡大海,曹涛,张智,赵海洋,梁敏,佟琳,张月,陶克.
背部大张中厚皮片联合自体刃厚皮回植背部供区治疗儿童先天性上肢巨大黑色素痣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2):1764-1768.
被引量:1
5
王克杰.
免疫组化手工重染原因分析[J]
.中国药业,2021,30(S02):56-57.
6
李跃武.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7):206-207.
7
刘明生,郝家辉.
整形美容外科方法治疗色素痣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4):62-65.
8
胡基盛.
调Q开关1064/532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的疗效及对ET-1,IL-1水平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3):75-76.
9
朱晓琳,尚宇.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4):17-20.
被引量:4
10
万维松,王乐,刘宇飞,胡余昌.
亚甲基蓝对比染色法在黑色素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51(11):1167-1170.
被引量:1
1
唐许,龚成,刘慧.
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35-36.
被引量:4
2
王珠珊.
中医,从针灸开始“走出去”[J]
.环球财经,2017,0(10):118-121.
被引量:1
3
彭艳平.
说出你的故事[J]
.山东教育,2017,0(9):54-54.
4
王清,陈继明,高红艳.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10):789-792.
被引量:14
5
李春辉,方进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CT、MRI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7,26(5):619-622.
被引量:12
6
周娟,魏启春.
MGMT、IDH-1、P53在高级别胶质瘤放化疗后假性进展的预测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3284-3287.
被引量:1
7
徐华.
瘤细胞巢融合及瘤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下间质在子宫颈早期浸润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6):56-56.
8
杨文,周启星,成琦,韩崑,张勇,陈俊,吴丁安,樊利芳.
儿童先天性巨痣的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探讨[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8,17(2):131-135.
被引量:6
9
李剑,盛友渔,胡瑞铭,缪盈,周隽,傅雯雯,杨勤萍,徐金华.
中药芪白颗粒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47(3):182-185.
被引量:8
10
金华萍,单一旦,严奉国.
颞下颌关节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J]
.实用肿瘤杂志,2017,32(6):551-554.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