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态扰动结合双跑带运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脑卒中是脑血管的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偏瘫则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约有30%--50%脑卒中患者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脚。异常的姿势控制和较差的平衡能力导致患者行走困难,跌倒风险增加,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
作者
梁亚利
余超
廖瑞松
邓琬莹
邵明
机构地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2-141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步行能力
运动平板
训练
扰动
脑卒中患者
常见病症
行走困难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330
同被引文献
222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49
参考文献
11
1
徐蓉.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18-3319.
被引量:54
2
朱娟.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1144-1146.
被引量:30
3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4
吴华,李岩,顾旭东,吴彩虹,王伟国,陈迎春,傅建明.
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8):599-601.
被引量:17
5
杨雅琴,张通.
正常步态和偏瘫步态的特点及对比[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0):608-609.
被引量:44
6
王斌,王静.
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815-818.
被引量:35
7
李岩,陈迎春,顾旭东,何雯雯,李辉,劳方金,傅建明,吴华.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步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83-85.
被引量:33
8
肖湘,毛玉瑢,李乐,徐光青,赵江莉,张豪杰,黄东锋.
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533-537.
被引量:21
9
孙然,张通,赵军,刘丽旭.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5):458-463.
被引量:29
10
沈顺姬,李杰,郭俊峰,于广湖,苏淑杰,龙君,雷鸣,李木杰.
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37-39.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68
1
张金声,黄永禧,李和兴,田园,张茜,韩.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6):519-521.
被引量:53
2
杨雅琴,张通.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0):731-733.
被引量:30
3
马春华.
电针配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86-186.
被引量:4
4
丁海曙,王广志,周凌宏,唐英,张通,李存江,颜振瀛.
偏瘫步态的检测和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5(1):53-59.
被引量:9
5
张盘德,刘翠华,皮周凯,彭小文,郭强,尹锋,张丽梅.
应用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9):530-533.
被引量:57
6
陈舜喜.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下肢骨不连[J]
.中国康复,2005,20(5):304-304.
被引量:3
7
陈丽娜,纵亚,杨加亮,陈天笑,樊振勇,徐琳峰.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5):343-345.
被引量:36
8
杨振中,贺雪琴,赵秀梅.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1-1801.
被引量:4
9
沈怡,潘翠环,刘军,罗爱华,蒲蜀湘,万新炉.
减重步行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6):387-390.
被引量:16
10
杨振中,冯文娜,贺雪琴.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7):627-62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3330
1
李雪峰,李光.
小牛血清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0(11):122-125.
2
郑利群,杨楠,张志强,孙春梅,严宏达.
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62-663.
被引量:4
3
曾保起,周庆欣,高乐,杨继春,孙凤.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20,29(1):105-112.
被引量:8
4
胡兴旺.
针刺“五泉穴”对中风Broca失语康复作用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5):33-34.
5
李艳玲,王凤德,李萍.
壮医药物竹罐对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及护理疗效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0):28-30.
被引量:5
6
邓虹,李艳萍,冯梦卉.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35):98-100.
被引量:2
7
谭晓宇,申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NSE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
.智慧健康,2021,7(34):117-118.
被引量:2
8
华斌.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25):167-169.
被引量:5
9
王瑞杰.
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2(12):1908-1910.
被引量:1
10
梁丽娟,李桂梅.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2(4):520-52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22
1
陈昭认.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中精细化护理服务的应用[J]
.智慧健康,2020(33):188-189.
被引量:3
2
邓巍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6):86-88.
被引量:4
3
缪鸿石.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三)[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6,2(2):49-55.
被引量:7
4
励建安,孟殿怀.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7):500-503.
被引量:174
5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6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200.
被引量:267
7
徐光青,毛玉瑢,苏义基,黄东锋,兰月.
脑卒中患者步行时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889-2892.
被引量:25
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被引量:3408
9
程若莺,周郁秋,孟丽娜,吕雨梅.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0,25(11):91-94.
被引量:75
10
王斌,王静.
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815-818.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3
1
周燕.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2,8(22):42-45.
被引量:2
2
袁少印,齐抢.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9,17(24):1561-1564.
被引量:8
3
赵庆霞,王秀霞.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9):151-153.
4
张军,王宝军,黄妍,赵海,梁磊,安旭,金渊媛.
躯干姿势调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22,12(6):338-343.
5
沈雅萍,柏京,王中莉,朱美红,李岩,吴华.
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8,17(9):65-67.
被引量:15
6
沈一吉,朱迪,陈舒,谭同才.
斜坡下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步态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7):839-842.
被引量:13
7
彭红燕,侯珍珠,曾新华,李中秋.
动态人体重心训练联合双跑带运动平板对老年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85-88.
被引量:1
8
朱海燕.
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1):6-9.
被引量:18
9
张浩,赵国勇,张琼,刘文龙,王媛.
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7):157-159.
被引量:6
10
赵春香,赵雅宁,黄海玲,郝树红,张晋冀,李金明,王瑞刚.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9,30(8):1021-1024.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249
1
宫嘉.
益气养血通络针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574-575.
2
陈海艳,张春丽.
应用壮医药物竹罐及壮医手指点穴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3):21-23.
被引量:2
3
周燕.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2,8(22):42-45.
被引量:2
4
王颖颖.
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走对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1(4):600-602.
被引量:4
5
刘志佳,张大庆.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9-210.
被引量:3
6
夏小凤,郭建军.
卒中患者四肢联动训练后平衡功能与步态参数的变化[J]
.慢性病学杂志,2020(11):1622-1626.
被引量:1
7
吴华,刘瑞莲,宫永平.
时效性激励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4(13):184-186.
8
刘广有,谭少燕,陈美珍,何丽怡.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22(2):168-170.
9
于晓.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2021(6):210-211.
被引量:2
10
袁少印,齐抢.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9,17(24):1561-1564.
被引量:8
1
马绍骏,盛净,李真.
视觉反馈受力平板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对老年跌倒患者静态平衡的影响[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5):378-381.
被引量:4
2
蓝冰.
父亲——一个乡村行脚大夫的赞歌[J]
.海燕,2017,0(12):137-139.
3
江泽涵.
冲鱼[J]
.新青年(珍情),2017,0(12):4-4.
4
尹群辉,张皓.
脑卒中偏瘫患者预期性姿势调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250-1253.
被引量:14
5
徐欣,温子星.
人体动态稳定性控制理论在老年人防跌倒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254-1257.
被引量:14
6
蓝华增.
赵藩论云南四诗僧——赵藩《论滇诗六十首》笺释四首[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87,0(3):66-74.
被引量:2
7
温子星,祁奇,危小焰,瞿强,李剑华,朱胜群.
前后方向水平姿势扰动对人体站立平衡响应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17,32(5):404-407.
被引量:3
8
冯祺,任杰.
平衡与动作控制中的预期性姿势调节[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11):1017-1025.
被引量:7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