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项目为牵引-导师团队联合培养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和实践了一种以项目为牵引-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坚持"以项目为牵引,组建导师团队",健全研究生指导机制,利用项目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使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作者
陈磊
赵颖娟
郑绍军
蔡星伟
机构地区
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视界》
2017年第21期42-42,48,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基金
2016年江苏科技大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编号(1112151605)
关键词
导师团队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
分类号
G642.47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1
姚利民,朱黎旻.
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1):55-59.
被引量:49
2
孙政荣.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87-89.
被引量:55
3
陈超.
博士研究生教育施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的思考[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89-92.
被引量:15
4
赵海涛,单玉华,封克,钱晓晴,王小治,柏彦超.
浅析高校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的内涵与积极作用[J]
.职业时空,2010,6(9):1-2.
被引量:9
5
许晶,付颖.
基于导师团队的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
.高师理科学刊,2015,35(9):101-103.
被引量:2
6
吕海涛,曲宝涵.
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14,31(2):11-13.
被引量:5
7
刘静欣,姚文锐,王知彩.
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08-10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陈兴明.
恰当运用讲授教学法[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S1):78-81.
被引量:20
2
宋建.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被引量:18
3
陈洪根,薛静.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7):26-27.
被引量:24
4
王强.
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33-35.
被引量:52
5
叶松,瞿海东,蒋国俊.
博士生导师队伍考核评估机制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6):22-24.
被引量:30
6
张淑林,裴旭,陈伟.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9-14.
被引量:58
7
龙立荣,杨英.
研究生指导行为的评价与分类[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6):50-53.
被引量:15
8
王志君.
论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5(3):41-42.
被引量:2
9
潘立,计时鸣,鲁聪达.
从学位论文盲评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50-51.
被引量:16
10
郭文娟,萧克胜.
建设导师队伍 大力培养中青年导师[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4):53-5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33
1
刘先斌,刘亭,尹艳红,黎业生,吴子平.
多学科融合团队导师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4):8-11.
被引量:6
2
徐凌,荣键,周明波,宋建新.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放”与“管”的定量研究[J]
.科教导刊,2022(23):130-133.
3
杨敏.
关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路[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83-84.
被引量:8
4
张晓曼,孙晓光,刘金川,张彦广,杨建民.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59-61.
被引量:9
5
邹安全,罗杏玲,张蕾.
“导师组”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12,31(4):157-160.
被引量:4
6
宋建.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被引量:18
7
林锋.
一支文明、高效的队伍——记郑州市二七区公安分局消防科[J]
.河南消防,2002(11):38-39.
8
李潭.
区域经济与哑铃式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6):22-24.
9
李静,唐娅佳,甘露春,杜荆秋.
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72-675.
10
王刚,崔一梅,陈建成.
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与管理,2008,10(4):112-115.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22
1
马肖华.
基于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32(4):83-90.
被引量:14
2
陈齐平,孙浩宇,涂文兵.
基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47-51.
被引量:9
3
朱静.
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8):21-22.
被引量:2
4
黄超.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101-102.
被引量:11
5
郑友益,赵宇,李婕.
浅析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
.科技信息,2008(9):12-12.
被引量:7
6
付颖,叶非.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大学化学,2014,29(2):20-22.
被引量:5
7
林原,刘海峰,刘盛博,许侃,李鲁莹.
基于web of science分类的工程学科交叉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108-116.
被引量:5
8
罗丹,袁明,宗智慧,袁菲菲,张恩立.
基于导师团队机制的多元化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2):174-176.
被引量:4
9
栾美晨.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导师团队构建机制探索——基于转型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角[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8):264-265.
被引量:2
10
吴晶,胡浩.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10):80-80.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4
1
戚江涛,裴明昊,彭慧杰,坎杂,蒙贺伟.
基于科研团队的工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23(1):45-47.
被引量:3
2
黄超,朱健.
基于多元导师团队的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20,0(9):49-50.
被引量:7
3
尹小君,张小宾,苟贞珍.
面向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构建机制研究[J]
.科教导刊,2020(29):61-62.
被引量:8
4
衣馨瑶,张翼,阳明辉.
学科深度交叉促进分析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3,38(3):59-6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谢子楠,刘作华,陶长元,刘仁龙,谢昭明,孔令峰,郑国灿,唐金晶.
锰资源化工研究生导师团队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的探索及实践[J]
.广东化工,2021(8):316-317.
2
刘战丽,孙霞,郭业民,杨青青.
交叉学科背景下导师团队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创新团队为例[J]
.科教导刊,2021(9):47-49.
被引量:4
3
高悦尔.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华侨大学为例[J]
.福建建筑,2021(6):128-132.
被引量:5
4
孟梅,李雅婷,洪振家.
导师团队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21):4-6.
被引量:3
5
张挺,曲巍,王小飞,董君,才岩.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6):677-680.
被引量:22
6
刘钒,马成龙.
“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武汉大学为例[J]
.社会科学动态,2021(12):99-104.
被引量:4
7
徐兴凤,李杨,代蕾,姬娜,杨洁,肖军霞,宋伟,邓阳,赵金山,孙庆杰.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依托创新团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与实践[J]
.农产品加工,2021(22):83-85.
被引量:1
8
王笑宇,张鹤,王萍.
2015-2021年某高校刊文情况分析--以《锦州医科大学学报》为例[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2(6):109-112.
被引量:1
9
陈文雅,杨涛,樊兰兰,卢汝梅,梁臣艳.
基于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J]
.高教学刊,2022,8(5):174-176.
被引量:5
10
于祥春,刘儒佳,郑剑,兰红.
“一带一路”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双语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3(6):26-29.
1
陈敬乐.
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要念好“三字经”[J]
.学习月刊,2017(6):1-1.
2
王丽萍,王萍.
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96-98.
被引量:6
3
孙旸,张洁婧.
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农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为例[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11):104-104.
被引量:1
4
王桂敏.
对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辽宁经济,2017(10):92-93.
被引量:1
5
陈媚,刘秋艳,章李薇,潘涛.
研究生党支部党内生活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3):92-95.
被引量:4
6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征稿简则[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7,34(10).
7
徐行,孙得人,赵银燕.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35(6):80-84.
被引量:8
8
蔡伟宏.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科教文汇,2017(34):36-37.
被引量:1
9
DNA“变身”合成化学物质平台[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21):39-39.
10
杨学宾,张慧,周亚素.
高校与中小型科创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36(11):92-94.
科技视界
2017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