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其护理干预进展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后是妇女在一生中发生精神障碍的高危时期,目前产后抑郁也逐渐成为临床妇产科常见的产褥期精神疾病,产后抑郁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沮丧、烦躁、抑郁、哭泣、易激怒和悲伤甚至有自杀或着杀害婴儿倾向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为其特征的心理疾病.
作者
刘艳青
机构地区
山东省郓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5期25-27,共3页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产后抑郁
护理干预
发病机制
产褥期抑郁症
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精神症状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05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49
参考文献
18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J].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8.
2
Schardosim JM, Heldt E.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s:a systematic review [ J ]. Rev Gaucha Enferm, 2011,32 ( 1 ) : 159 - 66.
3
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狄江丽.
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被引量:39
4
王竹珍,姜蕾,邱丽蓉,林艳,颜春荣,李润清,王晨虹.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94-897.
被引量:27
5
张小勤.
产后忧郁、产后抑郁患者雌二醇、孕酮和瘦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787-2791.
被引量:20
6
赵加玲,周东升,于国林.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54-1158.
被引量:39
7
张颖,王燕.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172.
被引量:46
8
宋瑞荣,林瑞玲,宋玉萍,张伟伟,齐峰,孙宏伟.
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41-1442.
被引量:15
9
郑海波,董玉华.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09-511.
10
叶朝,吕卫华.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天津护理,2009,17(1):13-1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96
1
马琳,郭丽.
产后抑郁者的人格和社会支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1):5-7.
被引量:15
2
张迎黎,贾福军,郭新胜,李鹤展.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222-224.
被引量:18
3
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
.天津社会科学,1998(1):66-69.
被引量:446
4
潘晓放,卢旨明,肖娟,文燕.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28-30.
被引量:81
5
张欣,席薇,苗汝娟.
产后抑郁妇女抑郁状况的追踪[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6-378.
被引量:42
6
田代信维,施旺红.
森田疗法理论及其进展[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1,1(1):49-51.
被引量:12
7
郭素芳,陈丽君.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9):532-533.
被引量:79
8
徐景环,张爱霞,伊茂森.
性激素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2005,24(4):320-321.
被引量:4
9
冯正直,张大均,杨国愉.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自动思维与血清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5):454-457.
被引量:5
10
金燕志,彭涛,王联,张青.
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7-288.
被引量:152
共引文献
305
1
陈红英.
探讨产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3):328-328.
被引量:1
2
许海英.
农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措施[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6):83-85.
被引量:1
3
王颖,王玉琼,郭秀静,陈静,蒲晓芬,刘樱.
妊娠晚期妇女抑郁与婚姻适应的相关性[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5-17.
被引量:6
4
杨雪梅,修晓光,姜涛,曹晶,任重贤.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2):443-444.
被引量:4
5
李桂友,黄雄,张海蓉,黎少萍.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7):15-16.
被引量:2
6
赵璐.
瑜伽训练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8):50-52.
被引量:11
7
徐朝英.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2009,28(29):136-136.
8
钟燕栏.
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93-94.
被引量:11
9
胡敏,张跃奇,张桂青.
抑郁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农垦医学,2010,32(1):19-22.
10
胡敏,张桂青,梁霞.
抑郁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2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641-64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56
1
邢小莉.
整体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抑郁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107-108.
被引量:6
2
胡电,古航,洪新如,熊英,曹立萍,侯庆香,章青.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孤啡肽水平初步测定[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9-380.
被引量:19
3
王翠花.
对产后抑郁症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家庭护士,2006(03X):18-20.
被引量:2
4
张慧琳,李乐之.
三种国外产后抑郁量表应用的比较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86-188.
被引量:46
5
谢萍,黄志娟,冯俭,李娟,温海莹,姜海燕.
产舒颗粒调节产后抑郁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218-220.
被引量:9
6
张颖,王燕.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172.
被引量:46
7
汤月芬,施慎逊,陆雯,陈焱,王青青,朱雍雍,杨杰,余文,罗剑锋,程利南.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2):83-89.
被引量:48
8
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狄江丽.
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被引量:39
9
陈春蓉,吴艳乔,王玉琼.
孕妇产前抑郁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53-3554.
被引量:22
10
郭秀静,王玉琼,刘樱,陈静,蒲晓芬.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孕晚期妇女产前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08-810.
被引量:114
引证文献
19
1
王向林,侯丽华,刘惠秋,周炎弟.
纽曼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7):68-70.
被引量:9
2
章清荷,王海波,徐舒曼,吴家兵,侯赛,龚磊,方益民,胡晓申.
维生素D与孕产妇抑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2):2124-2126.
被引量:10
3
李密密,张国琴,李琰,戴荣.
妇幼保健人员对产后抑郁认知的现状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2):2174-2178.
被引量:7
4
李跃琼,黄秀桃,高惜君.
社康家庭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产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140-141.
被引量:10
5
赵洪涛,赵菊.
自主神经功能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6):86-88.
被引量:5
6
李秀萍.
探讨整体护理对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2):1517-1518.
被引量:2
7
章宝丹,许亮文,翁嘉,陈浩,胥婷,茅亚丽,魏琼鸣,周驰.
领悟社会支持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4):241-245.
被引量:25
8
段明华.
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4):199-199.
9
倪虹,陈秋香.
基于卓越理念的专科护理项目在产后抑郁症预防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75-77.
被引量:9
10
徐其岭.
评价介入治疗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J]
.医学新知,2018,28(A01):588-588.
二级引证文献
149
1
骆昊翠,庄杰.
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采血优化流程在献血管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4):145-146.
2
张雪莲,汪燕妮,李英,王和静,王艳艳.
正念与情绪调节对孕产妇亚临床抑郁症状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2022,38(12):1072-1076.
被引量:5
3
李宛羲,胡绣华.
妊娠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4(20):221-223.
4
柴淑霞,张慧琴,薛银香.
米氮平结合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
.心理月刊,2022(6):73-75.
被引量:1
5
刘浩,王兰兰,张玉琴.
云南省两所妇幼保健院320名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221-222.
6
宋丽.
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0(10):112-112.
被引量:2
7
李岚,钱玲,薛嘉怡,熊芷可,林清萍,叶萍萍,姜晓静,邓丽珊,郭燕华.
Neuman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患者EPDS、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现代医学,2020(10):1342-1346.
被引量:19
8
刘霞,黄静.
疏肝解忧汤加减联合心理疗法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59-60.
被引量:4
9
李坤莲,莫燕虹,胡贵兰.
产房温馨细节化管理联合助产士分层授权护理对会阴侧切初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0):131-132.
被引量:4
10
袁银花.
舍曲林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0(1):138-140.
被引量:8
1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1,17(1):115-116.
被引量:12
2
陈晓珍.
综述产褥期抑郁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0(9):147-147.
3
吴汉霞,程芙蓉.
产后抑郁症患者2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探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77-78.
被引量:8
4
曹淑珍.
妊娠剧吐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907-908.
被引量:1
5
任雪娟.
对58例产后抑郁症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95-95.
6
许国红.
浅谈产褥期抑郁症(综述)[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26(1):106-107.
7
陈志彬,马忠金,聂凤华.
茯苓神志爽心丸治疗产后抑郁症34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5,37(6):844-845.
被引量:2
8
陆龙勤.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及护理干预[J]
.医学文选,2005,24(5):861-863.
9
徐英.
孕妇感染和其后代患心理疾病的关系[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8-18.
10
方娜.
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66-367.
被引量:15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