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风病的经络辨证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络辨证法中作为中医基本辨证方法之一,与中医其他辨证方法有着同样的作用。将经络辨证运用到中风病的治疗中。结合中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从阳明经,肾经及督脉探讨与中风病的关系。
作者
车锦礼
李佳靓
孙晶
张松兴
机构地区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治未病科
出处
《包头医学》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Baotou Medicine
基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2号)
关键词
中风
经络辨证
理论探讨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王苏娜,诸毅晖.
浅谈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3-5.
被引量:6
2
尤艳利,周爽.
经络学说中辩证思维浅析[J]
.江苏中医药,2013,45(11):9-10.
被引量:10
3
徐豫珏.
针刺督脉为主治疗中风病68例[J]
.陕西中医,2008,29(6):719-720.
被引量:5
4
严一文.
试论脑病(中风)从肾论治[J]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50-1450.
被引量:10
5
史玉香,袁力,王洪永.
分期论治中风[J]
.吉林中医药,2002,22(1):4-5.
被引量:11
6
张惠珍.
以阳明经为主取穴加电针治疗中风偏瘫228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49-149.
被引量:9
7
赵明.
阳明经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J]
.河南中医,2010,30(7):703-704.
被引量:6
8
唐璐,张明慧.
从脑肾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思路[J]
.世界中医药,2017,12(7):1500-1503.
被引量:21
9
王瑞柳.
郑绍周教授“肾虚痰瘀”致病学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91-92.
被引量:7
10
刘奕蕾,谢宗亮.
通督调神针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4):495-497.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应赛霞,程介士.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4,19(1):29-32.
被引量:29
2
张树泉,徐西元.
益气祛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83-1086.
被引量:5
3
黄坤厚,荣培晶.
电针“人中”“足三里”对蓝斑核神经元活动影响的比较观察[J]
.中国针灸,1995,15(3):27-30.
被引量:10
4
王克键,苑瑞景,赖芳山,陆永辉.
独取阳明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1996,16(1):15-18.
被引量:54
5
朱文宏,马文珠,邬继红,唐绍华,赵阳.
寸口人迎脉诊法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初探[J]
.中国针灸,1996,16(2):48-50.
被引量:10
6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一)[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388-393.
被引量:213
7
庞勇,李雁,邹卓成,林军,何列涛,刘运珠.
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塞恢复期细胞因子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6,27(2):213-214.
被引量:6
8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9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71-173.
被引量:574
10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共引文献
112
1
刘旭,毛立亚,陈薇,王娜,赵彬凯.
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1):50-52.
被引量:2
2
潘利群.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42例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3):186-186.
被引量:1
3
王小亮,郭延林,侯斌,刘强,王凯.
出血性中风病机的研究进展及与肾虚血瘀痰阻关系的探讨[J]
.光明中医,2020,0(2):275-277.
被引量:4
4
付素洁,邱伟庆,尤可,滕爱丽.
中风恢复期病机及辨治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86-88.
被引量:2
5
王朝霞.
中医药对急性期脑卒中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0):977-980.
被引量:2
6
赵骥,张建荣(指导).
浅析中风病恢复期的病机与治疗[J]
.山西中医,2008,24(5):59-60.
被引量:29
7
王洪永.
中风病中脑与大肠的关系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25-26.
被引量:2
8
吴海科,谭峰,黄涛,张炘,万赛英,丁德权,王金良,陈文霖,方美凤.
早期电针阳明经穴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及PAC-1和CD62p表达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6):90-94.
被引量:3
9
肖奕,张崇泉.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临床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1):106-108.
被引量:2
10
任成升,刘鹏.
中风的分期论治[J]
.健康天地(学术版),2009,3(12):67-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4
1
曹悦,孟学茹,何黎,胡远樟,温川飙.
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辨证的一种算法模型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6):366-369.
被引量:4
2
王永炎,邹忆怀,谢颖桢.
再议中风先兆症的观察、病机与防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5):423-426.
被引量:18
3
阳期望,王升旭.
脑卒中后偏瘫的针刺分期治疗概述[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73-74.
被引量:9
4
邹忆怀,李宗衡,张华,金贺.
王永炎教授“松”与“静”的观点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9):540-541.
被引量:18
5
赵进喜.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辨证模式[J]
.河北中医,2004,26(10):785-786.
被引量:18
6
周铭心.
张绚邦治疗过敏性疾病用药特色分析[J]
.新疆中医药,1995,13(1):31-34.
被引量:16
7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8
靳琦.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
被引量:133
9
周铭心.
用计量化方法探讨《傅青主女科》方药特点及作者真伪[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55-59.
被引量:40
10
潘雷,迟越.
结合Brunnstrom理论探讨卒中后偏瘫体针的选穴思路[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1):1037-1038.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5
1
木合塔尔,徐虎年.
计量技术机构在新形势下发展断想[J]
.新疆技术监督,2000(3):15-15.
被引量:1
2
柳皓,胡浩.
中风辨证论治研究文献概述[J]
.新疆中医药,2021,39(1):85-88.
被引量:8
3
吕秋艺,陈星,张莉,王雅惠,陈洁,彭景,邹忆怀.
“辨体质-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对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指导作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4):1-5.
被引量:5
4
刘语婷,张雅静,邰向博,米洁,曾纪辉,麻武仁.
一例猫痰瘀阻络型中风的中兽医诊治及体会[J]
.中国动物保健,2022,24(11):128-129.
5
叶俊,黄泳,张继苹,杨路,曲姗姗.
循经取穴的教与学[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5):25-2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霍琰梅,高会文.
血栓通联合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184-187.
被引量:3
2
王晓红,闫蓓,樊艳美,张林玉,张素秋.
中药湿热敷技术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2022,22(3):343-346.
被引量:14
3
洪珂,李良勇,吴云虎,李亚军.
桃红四物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5):932-937.
被引量:6
4
石静资,刘红喜,张允岭.
从肝分期辨治脑卒中[J]
.中医杂志,2022,63(15):1488-1491.
被引量:6
5
吴利,张静,黄曾,郑玉英.
5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证型分布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2):2170-2172.
被引量:15
6
刘博,黎明全.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2023,21(3):12-15.
被引量:2
7
曹立凤,王志英,龚海平,陈春海.
许广里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23,43(2):163-165.
被引量:1
8
宋华隆,曹颖,龚瑞,牛博真,王瑞雪,董桦,刘芳,海兴华,赵萌,李英,白金晨.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23,43(4):14-19.
被引量:5
9
沈音丽,蒋运兰,王洁莹,黄嬝,康静,张越.
杵针疗法干预中风后肝郁化火型焦虑状态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23,41(8):195-198.
被引量:1
10
何聪,王添一,李文鑫,孙晓伟,杨添淞,秦鸿宇,张淼.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24,56(4):81-85.
被引量:2
1
庞淼,徐凯,庞德湘.
庞德湘教授治疗大肠癌化疗不良反应经验总结[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12):1016-1018.
被引量:6
2
周鎏生,谭文汇,彭淑珍.
谈《医学心悟》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J]
.国医论坛,2019,34(1):7-8.
被引量:2
3
李斗美,李珂熠,刘厚颖,李正胜,王叶.
王玉林教授运用六月雪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J]
.现代养生,2018,0(22):160-161.
被引量:1
4
范顺,郝征.
痰饮六经辨治初探[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1):6-9.
被引量:7
5
张琳,李滋平.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经验[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4):112-116.
被引量:4
6
史光伟,王凯莉,郭宏明,梁永林.
基于“阳明为阖”图解大、小白虎汤[J]
.中医学报,2019,34(1):39-43.
被引量:7
7
程凯.
按揉三个穴位可缓解牙疼[J]
.时代邮刊,2019,0(3):69-69.
8
何玉伟,周炜.
根据中风病异常经络分布特点采用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3):275-279.
被引量:5
9
高瑶,王思思.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三阳经红外热图温度特征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39-40.
被引量:7
包头医学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