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当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功利化、学生认同感低、缺乏批判性等问题,在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议。
作者
姚素慧
机构地区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期43-44,共2页
基金
河南省2014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424004108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校园文化
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G6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4.
2
修胜涛.大学教育功利化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2).
3
熊小平,张婵.
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
.鄂州大学学报,2013,20(6):51-52.
被引量:4
4
崔博,王钰莹.
网络文化: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背景——当代大学生教育之我见[J]
.科教文汇,2009(22):57-58.
被引量:2
5
刘忠良.
当代大学生批判精神培养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29(4):54-58.
被引量:3
6
孙海涛.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4):66-68.
被引量:7
7
论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新时期如何开展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8
廖祥忠.
何为新媒体?[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5):121-125.
被引量:328
9
周博,刘衡宇.
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干预对策[J]
.未来与发展,2013,34(11):56-58.
被引量:2
10
王向南.
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30-3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沈远新.
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政治保存[J]
.政治学研究,1999(3):37-46.
被引量:24
2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3
陈志良.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J]
.前线,1999(11):15-15.
被引量:2
4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25页.
5
[日]内川美芳等编篡.《媒体用语词典》(东洋经济新报社1982)
6
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7
弗兰西斯·巴尔,杰拉尔·埃梅里:《新媒体》,张学信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页.
8
刘吉:《新媒体的定义以及新老媒体的关系》,http://www.tt91.com.2008-3-10 12:52:20.
9
曹增辉:《新媒体定义的难点》,http://www.caozenghui.cn/archives/263.html
10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53/3160168.html
共引文献
342
1
赵思洋.
浅谈广播电台转型中的渠道策略——以哈尔滨广播电台(2016-2020)转型中的渠道策略为例[J]
.新闻传播,2021(10):58-59.
2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3
廖祥忠.
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7.
被引量:126
4
颜芳.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释展——以首博官方微博为例[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1):43-48.
5
黄秋月,黄克斌.
新媒体环境下微学习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2-23.
6
王黎.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传播现状探究[J]
.传媒论坛,2021,4(24):23-24.
被引量:2
7
黄石,刘依凡.
基于中国文化的游戏交互叙事研究[J]
.北京文化创意,2023(S01):51-58.
被引量:3
8
秦四友.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传播之道——以某公司“家文化”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12):55-56.
被引量:1
9
付玉辉.
拓展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传播学的研究领域——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6-19.
被引量:16
10
潘成均.
新媒介与亚文化: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J]
.新闻世界,2010(1):71-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李明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2020(34):64-67.
被引量:3
2
宋传东.
创建具有高等师范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S1):148-151.
被引量:4
3
姜洪友,蔡晓金.
转型背景下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99-101.
被引量:7
4
刘芳铭.
樜谈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1):335-335.
被引量:3
5
孙芬娜.
对转型中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构建的思考——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为例[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3):74-74.
被引量:1
6
袁向荣.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6):44-47.
被引量:3
7
陈强.
师范特色: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追求[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07-109.
被引量:1
8
羊晓莹.
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4(9):88-89.
被引量:3
9
周淼泉.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与路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2):78-80.
被引量:2
10
李宁.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5):116-11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孙波.
我国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3):79-8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林.
智媒体背景下“仲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J]
.电脑迷,2023(2):100-102.
1
夏勇子.
职业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讨[J]
.内江科技,2008,29(12):152-152.
2
刘太萍,侯永康.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同感分析与建议[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67-69.
被引量:6
3
刘清玲.
地方高校教师素质对学生认同感、归属感和求知欲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153-155.
被引量:2
4
钟锐华.
对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认同感的若干思考[J]
.南方论刊,2009(7):78-80.
被引量:4
5
兰珍莉.
老师!我要的并不多,只是您的一句话——关于认同感缺失的个案研究[J]
.新课程学习,2009,0(11):91-92.
6
金锦玉,沈勋.
谈艺术学校文化课教师之学生认同感[J]
.青年文学家,2015,0(12X):174-175.
7
廉若祎,刘川宁,叶敏.
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2(8).
被引量:1
8
周晨.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56-157.
9
张明.
基于兴趣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6):53-54.
10
王立新,傅崇岗.
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认同感刍议[J]
.教育探索,2011(9):21-23.
被引量:6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