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语体视角看“因为”、“由于”的差异性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六种常见语体,借助大规模语料对"因为"和"由于"进行了对比考察。研究表明,二者在数量分布、句法位置、信息结构及语用功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数量分布上,"因为"和"由于"分别表现出较强的口语化倾向和书面化倾向;句法位置上,二者均有"前置"、"后置"、"前置/后置"、"插说"、"答语"五种位置,但"因为"倾向于后置,"由于"倾向于前置,且插说结构与答复性语句中"因为"的使用也超过"由于";信息结构上,"因为"多用于引导新信息,而"由于"多用于引导旧信息;语用功能上,"因为"在口语中具有四种基本的互动功能,而"由于"只有释因功能,无互动功能。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71,共10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JJD740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CYY035)的经费支持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二级参考文献269

共引文献940

同被引文献171

二级引证文献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