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垦区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介绍了近年黑龙江垦区大豆田杂草发生的类型、危害特点、杂草种群变化和趋势、常用的杂草防除技术措施,提出利用现有的化学除草剂,科学合理运用化学防除技术,有效降低大豆田化学除草时发生的药害问题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
作者
吴惠云
机构地区
[
出处
《大豆科技》
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
Soybea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豆田杂草
化学防除
施药方法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1
张玉聚,武予清,崔金杰,等.中国农业病虫草害[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55-276.
2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孙宝宏.
东部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及其化学防除[J]
.大豆科学,1999,18(3):255-259.
被引量:24
3
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中国大豆田主要杂草的分布和危害[J].杂草学报,1988,2(3):18-26.
4
王险峰,关成宏.
黑龙江省垦区1999年化学除草工作要点[J]
.农药,1999,38(3):35-36.
被引量:6
5
王万霞.
大豆田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J]
.作物杂志,1999(4):21-22.
被引量:3
6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孙宝宏.
2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J]
.植物保护,2003,29(1):31-34.
被引量:39
7
陈铁保,杨绍义,刘庆学,王宇,张占英,黄春艳.
阔草清(Flumetsulam)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7,16(4):304-312.
被引量:8
8
李贵,吴竞仑.
大豆田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及其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198-202.
被引量:12
9
王险峰,关成宏.
大豆除草剂的选用[J]
.现代化农业,1996(12):4-5.
被引量:4
10
胡启旺.
常规手动喷雾器械田间试验分析[J]
.种子世界,2015(4):28-2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2
1
张一宾.
世界除草剂的发展及趋向——兼介我国有发展前途的新除草剂[J]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2004,1(2X):7-9.
被引量:4
2
钟决龙.
二苯醚类除草剂生产及大田应用现状[J]
.农药,2005,44(5):237-238.
被引量:15
3
杂草与大豆竟争的研究[J]
.杂草学报(内刊),1989,3(4):20-26.
被引量:1
4
黄建中,褚建君,叶建强.
抗药性杂草的管理[J]
.杂草科学,1995,13(4):4-7.
被引量:22
5
潘洪玉,丁利,陈建华,吴藕堂,王迎春.
豆田除草剂混用控草作用研究[J]
.杂草科学,1995,13(4):29-30.
被引量:2
6
黄建中,孙丙耀,李扬汉.
氟乐灵抗药性杂草研究进展[J]
.杂草科学,1995,13(1):8-10.
被引量:7
7
吴宪伟.
大豆田除草剂混用的除草效果[J]
.杂草科学,1995,13(1):30-31.
被引量:6
8
邵金兰.
克莠灵在大豆田使用技术初探[J]
.杂草科学,1995,13(2):28-29.
被引量:1
9
苏少泉.
除草剂中的手性化合物[J]
.现代农药,2005,4(5):1-5.
被引量:7
10
赵云和,张子丰,孙利.
咪草烟土壤残留对后茬水稻的影响[J]
.农药,2006,45(3):189-19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0
1
郑国,王淑贤,李学军,王颖慧,靳铁耕.
谈化学农药污染及其引发的生物效应[J]
.辽宁农业科学,2004(4):26-27.
被引量:3
2
王宇,黄春艳,丛林,黄元巨,朴德万,陈铁保.
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质的影响研究[J]
.大豆科学,2003,22(4):310-312.
被引量:8
3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孙宝宏.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禾谷类作物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J]
.植物保护,2005,31(1):50-53.
被引量:18
4
由立新,赵长山.
鸭跖草防除技术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3):11-13.
被引量:2
5
刘士勇,刘守伟,钱巍.
黑龙江省大豆田杂草的发生和综合防除技术[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4):529-532.
被引量:16
6
黄春艳,王宇,陈铁保,黄元炬,丛林,朴德万.
唑嘧磺草胺土壤残留12个月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
.农药,2005,44(9):412-415.
被引量:8
7
王克勤.
除草剂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11-313.
被引量:9
8
孙瑞红,李爱华,王斌.
除草剂对枣树砧木的安全性试验[J]
.农药,2006,45(1):54-56.
被引量:1
9
樊翠芹,王贵启,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
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2):54-58.
被引量:2
10
白宝良,谢皓,陈学珍,王兴华,韩启秀,赵嬿,于同泉,路苹.
不同化学除草方案对夏播大豆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2):61-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4
1
康岭生,王广祥,张伟,宋淑云.
吉林省玉米、大豆田化学除草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55-457.
被引量:3
2
樊翠芹,王贵启,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
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2):54-58.
被引量:2
3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黄元炬,丛林,朴德万.
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393-396.
被引量:10
4
张云鹏,何林,陈国庆,刘开林,马超.
温湿度对3种酰胺类除草剂毒力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123-126.
被引量:3
5
孔祥清,孔祥森,郭永霞.
氟磺胺草醚不同使用方法的除草效果[J]
.农药,2007,46(4):283-285.
被引量:4
6
黄立功,姜晓莹,闫德强.
长残效除草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
.大豆通报,2008(1):14-16.
被引量:3
7
陈德胜,贾增坡,王桂英.
120g/L烯草酮乳油防治春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2):27-29.
被引量:2
8
冯文煦.
杂草与作物间的竞争关系概述[J]
.杂草学报(内刊),1990,4(2):43-47.
被引量:8
9
郭兵福,蒋凌雪,李脉泉,顾海蓝,金龙国,邱丽娟.
不同大豆品种对触杀型除草剂的耐受性[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5):551-555.
被引量:8
10
朱少宇,许佳莹.
东北地区大豆田恶性杂草防治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13(2):9-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张德顺,邹立娜,胡阳阳.
孙吴县大豆种植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4):156-159.
2
许生福,许建业,王发财,罗海利.
塘河地区蚕豆田化学除草的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2019(1):70-72.
被引量:2
3
石虹倩.
农业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J]
.广东蚕业,2021,55(3):97-98.
被引量:2
4
郑茹梅,张波,张振栋.
大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杂草防除技术[J]
.大豆科技,2023(4):49-52.
被引量:2
5
罗婵,郭小桐,王宇,丛克强,魏相峰,郭玉莲.
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62-66.
6
丛克强,王宇,罗婵,郭小桐,郭玉莲.
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防效与安全性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11):26-3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玉皎,张红岩,郭兴莲,周仙莉.
基于“一优两高”战略的蚕豆产业认知与产业发展[J]
.青海科技,2020,27(6):18-21.
被引量:10
2
邓维,冯建国,袁树忠.
杂草防除课程研究性教学应用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21,18(26):163-165.
3
朱海霞,李祥,魏有海.
800 g/L苄草丹EC对蚕豆田一年生杂草防除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3):97-102.
4
苏在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尝试与探索[J]
.河北农业,2024(2):40-41.
被引量:5
5
王步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要点[J]
.中国农机装备,2024(12):95-97.
6
罗爱华,李文甲.
丙草胺对后茬番茄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24,44(12):26-28.
1
李金峰,仝柳香.
麦田杂草种群变化与防治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2(2):33-33.
被引量:4
2
冯文煦,陈碧莲.
化学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种群变化的影响[J]
.杂草学报(内刊),1990,4(1):23-30.
被引量:14
3
王家国.
烟熏剂药害问题不容忽视[J]
.蔬菜,1997(5):27-27.
4
张红威.
除草剂形成药害的原因分析[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0(2):48-48.
5
李莉,刘玲.
烟熏剂药害问题不容忽视[J]
.农民致富之友,2001(7):12-12.
6
马春生.
播种机的合理运用[J]
.新疆农机化,1993(3):9-9.
7
史济林.
晚粳壮秧少本插的增产效果和合理运用的技术环节[J]
.浙江农业科学,1989,30(2):58-62.
被引量:4
8
唐洪元,王学鹗.
上海市小麦,油菜田杂草种群变化及防除对策的研究[J]
.杂草学报(内刊),1991,5(3):1-8.
被引量:13
9
王金信.
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措施[J]
.山东农药信息,2006(1):10-11.
被引量:1
10
崔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1(7):119-120.
被引量:1
大豆科技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