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戏剧文化观念场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将近百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百年文化进行反思。“五四”究竟是属于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胡适认为,“五四”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他列举了多种理由来说明,其中最重要的有,中国的文艺复兴是“一场有意识的反抗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习俗的运动”。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目标和前途就是一个古老民族和古老文明的再生”。而李长之在40年代提出,五四是中国的启蒙运动。
作者
胡志毅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8,共8页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观念
文艺复兴
场域
戏剧
启蒙运动
“五四”
传统文化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1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M].,.第186页.
2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337页.
3
李长之.《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A]..《迎中国的文艺复兴》[C].[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6页.
4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姜进.《新文化史·总序》,林·亨特编.《新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6
彼埃尔·布尔迪厄.《社会空间和象征权力》,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310页.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8
雷蒙德·威廉斯.《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四川出版社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第386页.
9
《胡适文存》卷4,上海亚东图书馆,第152-153页.
10
毛永水.《国故和科学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
共引文献
52
1
王嘉良.
论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对两浙文化传统的承传[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191-196.
被引量:3
2
王嘉良.
论“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学意义[J]
.文学评论,2002(3):120-128.
被引量:2
3
周爱民.
清末民初的大众美术及其意义[J]
.文艺研究,2006(1):121-129.
被引量:2
4
韩华.
梁济自沉与民初信仰危机[J]
.清史研究,2006(1):55-69.
被引量:3
5
柯汉琳.
五四时期话剧的诗化现实主义[J]
.文学评论,2007(3):56-60.
被引量:1
6
胡星亮.
写意话剧与中国民族话剧的创造[J]
.文艺研究,2007(7):100-106.
被引量:3
7
傅学敏.
论20世纪初中国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形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4):131-135.
被引量:1
8
杨迎平.
“门外汉”对戏剧的干预——《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戏剧革命[J]
.文艺理论研究,2008(1):85-91.
9
阎立峰.
思考中国戏剧现代化的一个视角[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1):65-73.
10
孔刘辉.
“五四”时期的戏剧论争探源--以《新青年》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22-31.
被引量:4
1
张胜林.
明代后期中国的文艺复兴[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03-108.
被引量:1
2
孙德鹏.
疲劳的颜色——周作人小记[J]
.读书,2012(2):96-104.
3
杨静.
“新文学碑林丛书”荐[J]
.全国新书目,2000,0(4):27-27.
4
陈漱渝.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130-136.
被引量:4
5
段美乔.
论1946—1948年平津文坛“新写作”的形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94-117.
被引量:7
6
谢有顺.
文艺复兴与文学学习[J]
.文学教育,2008(3):4-8.
7
於璐.
从李长之的文化理想反思“中国的文艺复兴”规划之路[J]
.中国比较文学,2015(1):67-77.
被引量:1
8
车孟杰.
世说新语时代与宗白华的魏晋情怀[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9(1):54-59.
9
谢桃坊.
略谈胡适的小说考证与整理国故[J]
.古典文学知识,2009(3):13-21.
被引量:1
10
宋剑华.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文艺复兴[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1(3):1-5.
文艺争鸣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