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时期话剧的诗化现实主义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柯汉琳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0,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胡适:《易卜生主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 2蒲伯英.《戏剧要如何适应国情?》[J].戏剧,1921.
  • 3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20页、48页
  • 4傅斯年:《论编制剧本》、《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390页、391页
  • 5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 6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三个叛逆的女性》,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
  • 7[日]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中译本,陈秋峰、杨国华译,第52页
  • 8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序话》,《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38页
  • 9《茅盾评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页
  • 10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J].少年中国,1920.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