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有+VP”句中“有”的词性问题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列举"有+VP"句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有+VP"句"有"的用法,指出"有"在句法上可省,但在语义上不可省;表达的是动作的完成,主要起突现焦点的作用;"有+VP"句中的词性为副词。
作者
申云玲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9期113-115,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有+VP
语义
语用
焦点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96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董秀芳.
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1-8.
被引量:40
2
中云玲.“有没有/有+VP”句法结构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王森,王毅,姜丽.
“有没有/有/没有+VP”句[J]
.中国语文,2006(1):10-18.
被引量:35
4
温锁林,贺桂兰.
有关焦点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J]
.语文研究,2006(2):12-16.
被引量:18
5
邢福义.
“有没有 VP”疑问句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9(1):82-87.
被引量:40
6
杨文全,董玉雯.语言变异:汉语“有+VP句简析[J].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3,(75).
7
张斌.关于“有”的思考[J].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3,(42).
8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507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丹青,徐烈炯.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
.中国语文,1998(4):243-252.
被引量:327
2
郑懿德.
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
.方言,1985,7(4):309-313.
被引量:28
3
胡裕树,范晓.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2):7-15.
被引量:213
4
邢福义.
“有没有 VP”疑问句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9(1):82-87.
被引量:40
5
方梅.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
.中国语文,1995(4):279-288.
被引量:266
6
陈平.
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J]
.中国语文,1994(3):161-168.
被引量:221
7
陈开举.
英汉会话中末尾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
.现代外语,2002,25(3):304-310.
被引量:28
8
储泽祥.
“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
.中国语文,2001(5):411-417.
被引量:81
9
石毓智.
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
.语言研究,2001(2):82-91.
被引量:113
10
施其生.1995《论“有”字句》,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八届(武汉)学术讨论会论文.
共引文献
596
1
郭安,张全生,邢欣.
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20(1):14-20.
被引量:2
2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4
3
沈家煊.
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J]
.中国语文,2021(1):3-17.
被引量:27
4
陈远秀.
“主之谓”之“之”的韵律属性、功能及语体特征[J]
.韵律语法研究,2020(2):162-184.
被引量:2
5
龙国富.
北京话“X+儿”结构构式化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137-152.
6
姜南.
古汉语“所V”结构的转型发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39-149.
7
楊榮祥.
關於漢語詞類系統演變的思考[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168-187.
8
熊仲儒,邵士洋.
轻动词的类型与涉用范畴的归属[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230-250.
被引量:1
9
应学凤.
述宾黏合结构和述宾倒序结构的语义差异——兼谈指称、轻重、松紧在汉语的相互作用[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94-208.
10
沈家煊.
评施关淦“现代汉语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J]
.外国语,2023,46(5):2-1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5
1
麻彩霞.
再论现代汉语“形+宾”现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181-182.
被引量:2
2
李君.
试看新兴“类词缀”及新兴“词族”现象[J]
.时代文学,2009(11):178-179.
被引量:8
3
郭继懋.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
.中国语文,1999(5):337-346.
被引量:82
4
谭景春.
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1998(5):368-377.
被引量:179
5
邢福义.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
.语言研究,1997(2):1-10.
被引量:209
6
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57-75.
被引量:160
7
原新梅.
试论“程度副词+N”[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2):36-38.
被引量:18
8
邢福义.
“有没有 VP”疑问句式[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9(1):82-87.
被引量:40
9
刘玉杰.
动宾式动词与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J]
.汉语学习,1993(4):48-53.
被引量:9
10
陈垂民.
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1):116-12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张静.
新时期新语法现象研究综述[J]
.安康学院学报,2016,28(3):29-38.
1
叶栋良.
“凸现”、“突现”及“凸显”[J]
.语文月刊,2003(12):20-20.
2
建华.
“凸现”、“突现”、“凸显”[J]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2009(11):35-35.
3
殷景鸿.
我理解的初中英语教学[J]
.未来英才,2015,0(4):211-211.
4
焦佳.
试论近年来产生的新词语[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7):91-92.
被引量:2
5
汤晓重.
正确处理英汉翻译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之二)——论英语定语从句与主句间隐含的逻辑关系[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0,13(4):49-51.
6
马志刚.
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视角——评介《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6(2):72-74.
被引量:1
7
沈红丹.
含有“还”的比字句的语用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7-29.
被引量:6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