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
被引量:
26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预设的分析区别了句子的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考察了汉语里用于表现对比焦点的句法手段及其适用范围。指出除韵律手段外,用标记词标示对比成分是汉语里表现对比焦点的重要手段,词序的变化一般不直接导致形成对比焦点句。
作者
方梅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对比焦点
常规焦点
名词性成分
表现手段
主题句
语义成分
对比话题
标记词
句子
非常规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21
同被引文献
2184
引证文献
266
二级引证文献
1285
参考文献
8
1
陈平.
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J]
.中国语文,1994(3):161-168.
被引量:221
2
Bolinger,D.Intonation and Its Parts-Melody in Spoken English. . 1986
3
A Topic-Comment Approach to the Ba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4
On the So-called ‘Verb-Copinging’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
5
Givón,T.Syntax--A Functional-typelogical Introduction. . 1990
6
Light,T.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 in Mandarin Chinese,1979(02).
7
Rochemont M.Focus in generative grammar,1986.
8
Sun,Chaofen,& T.Givón.On the So-called SOV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A Quantified Text Study and Its Implications. Language . 198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Foley W A;R D Van Valin.Functional Syntax and Universal Grammar,1984.
2
Dowty,David."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 1991
3
Fillmore Charles."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8, Grammatical Relations . 1977
4
Hopper, Paul,& Sandra A. Thompson."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anguage . 1980
5
Jackendoff,Ray S."Toward an explanatory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Linguistic Inqury . 1976
6
The status of thematic relations in linguistic theory. Linguistic Inquiry .
7
Lakoff,George."Linguistic gestalt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 1977
8
Rozwadowska Bozena."Thematic restriotions on derived nominal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 21, Thematic Relations . 1983
9
Teng,Shou-hsin.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 1975
10
Van Oosten,Jeanne."The nature of subjects, topics and agents: A cognitive explanation". . 1986
共引文献
221
1
孙竞.
容器量词的功能游移与事件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21(2):220-230.
被引量:1
2
赵耀.
浅析《古事记》中的“受事+动词”句式[J]
.汉字文化,2022(20):8-10.
3
黄婧.
镜像事件句的信息特征与句式选择[J]
.汉语学习,2021(2):104-112.
4
单宝顺.
“处所宾语”中的受事宾语[J]
.对外汉语研究,2020(1):38-49.
被引量:1
5
朱庆祥.
汉语四种句式的及物性和"及物性假设"反思[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136-158.
6
赵嫚.
现代汉语接触动词的配价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4):107-110.
被引量:1
7
朱军.
小句宾语句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解释[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38-142.
8
张建,谢晓明.
近二十年现代汉语动宾问题研究述评[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171-175.
被引量:1
9
李青苗.
焦点的语义、认知、结构之特点琐议[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33-36.
10
徐志林.
甲骨卜辞中“三宾语”问题的反思[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60-6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84
1
陈颖.
“必须”的情态功能游移和语用化[J]
.语言与翻译,2022(2):19-25.
被引量:2
2
宗守云.
社会固有模式的研究动态、概念描述和性质特征[J]
.东方语言学,2021(1):55-76.
被引量:3
3
陈新仁.
身份元话语:语用身份意识的元话语表征[J]
.语言学研究,2021(1):6-17.
被引量:15
4
李富强.
汉语两种不同类型的“很”及相关句法问题[J]
.语言学研究,2020(1):69-82.
被引量:2
5
林巧莉.
“已经”的焦点敏感算子功能探究[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05-119.
被引量:1
6
罗堃,刘颖.
标题中的“又”“再”连用及相关句法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77-93.
被引量:6
7
王冬梅.
表比较的“是”字句和“有”字句[J]
.世界汉语教学,2021(2):183-191.
被引量:5
8
夏全胜,蒙紫妍,吴羲淼.
汉语“都”字句语义焦点的韵律表现——“都”关联句首主语的实验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9(2):83-90.
被引量:4
9
方绪军,刘华.
基于构式家族观念的“NP的VP”及相关结构[J]
.汉语学习,2021(2):3-12.
被引量:6
10
俞理明,江佳慧.
“硬是”的語法化及其話語標記功能構建[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2(2):150-1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66
1
温宝莹,东韡妍.
句中“连NP都VP”句式的韵律焦点分析及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87-99.
2
李爱军,袁一.
普通话多焦点的语音实现[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1-26.
3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4
郭霞,熊仲儒.
句法制图视角下的汉语“有+数量结构”研究[J]
.语言学研究,2023(3):117-133.
5
聂志平,刘子灵.
综艺节目名称中“吧”字祈使句格式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193-209.
6
贾泽林.
相对量级和绝对量级——量级义“还”字句与“都”字句的差异[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85-98.
被引量:2
7
闫文静.
现代汉语副词“并”的语用功能[J]
.华夏文化论坛,2023(1):95-101.
8
秦鹏.
论“韵律格局”:方法与应用[J]
.南开语言学刊,2020(2):10-18.
9
付晓丽.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J]
.话语研究论丛,2020(1).
10
贾泽林.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21(2):50-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85
1
王萍,刘冰欣,洪媛媛.
词汇韵律单位制约下的疑问语气表达研究——基于汉语、日语是非问句的韵律比较[J]
.中国语音学报,2023(2):113-126.
2
郭嘉,崔思涵.
汉英三音节词语音突显对比实验分析[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100-117.
3
温宝莹,东韡妍.
句中“连NP都VP”句式的韵律焦点分析及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87-99.
4
殷治纲.
汉语节奏研究综述[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33-50.
5
曹剑芬.
从“五度制为什么够用”说开去[J]
.中国语音学报,2019(2):44-53.
6
李爱军,袁一.
普通话多焦点的语音实现[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1-26.
7
胡乘玲.
《说“V+有+数量结构”构式》献疑[J]
.中国图书评论,2019,0(12):64-68.
8
秦煜松,郭利霞.
壶关方言中的反预期话语标记“说咧”[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44-51.
被引量:1
9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10
王新.
现代汉语反预期范畴的性质和概貌[J]
.语言与翻译,2022(2):5-11.
被引量:2
1
李亚丽.
“(S)+V得+NP+VP”句补语的语义指向[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0):179-181.
被引量:1
2
李晓华.
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的语用分析[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4):58-60.
被引量:1
3
张成进.
汉语焦点理论与汉语存现句[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0):22-25.
被引量:3
4
黄琼英.
汉语句子焦点的理解与翻译策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84-88.
5
费惠彬.
显性对比话题句——汉日话题对比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26-29.
被引量:2
6
聂春梅.
论“一动量VP”的语用价值[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4):40-41.
7
胡德明.
三种句式在焦点表达上的差异[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6):104-106.
8
费惠彬.
隐性对比性话题句——以汉语和日语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276-281.
被引量:2
9
商艳霞.
汉英对比焦点句法表现手段比较[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3):39-41.
10
周士宏.
试论对比话题与对比焦点[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30-132.
被引量:6
中国语文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