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伊单17号密植技术(5500-6000)
摘要
2014年伊单17号中熟玉米新品种密植推广试验是为适应我地区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及玉米利用价值,在我地区通过试验后,观察鉴定伊单17号在我地区自然条件下的适应性,为今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2
-
1程箴华、郑彩姬、塔斯肯等.无公农产品玉米80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植业主要作物栽培技术规程2010.(12)12-15.
-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广中心组织编写/春玉米测土配毒施肥技术[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8.
-
1阿尔达克·库克赛肯.玉米新品种伊单34号密植技术(6000—7000)[J].农家致富顾问,2016,0(4):4-5.
-
2李国清.苎麻合理密植技术[J].中国麻作,1989,11(1):32-34. 被引量:1
-
3滕桂荥,徐文富,杨香久,王俊河,宋立泉,王桂英.玉米少耕平播密植技术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1,11(4):10-13.
-
4何晓庆,刘冬.玉米褐斑病 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09(18):29-29. 被引量:4
-
5张存信.短季棉品种合理密植技术[J].种子科技,2003,21(1):58-59.
-
6赵国辉,王远斌,张文彬,李满红,银赛,邵科.甜菜优良品种的引进及推广试验[J].中国甜菜糖业,2016,0(3):21-24. 被引量:2
-
7刘华荣,廖长禄.草粮间套作示范推广试验[J].牧草与饲料,1992(1):22-23. 被引量:1
-
8吴杨焕,贾晓军,张小伟,丁变红,吴新明,陈江鲁.五家渠地区中晚熟玉米种植比较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6,39(5):14-16.
-
9李翠珍,吕凤金.美国高粱引种观察鉴定简报[J].作物品种资源,1996(3):44-44.
-
10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韩海亮,包斐,王桂跃.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J].浙江农业科学,2011,52(3):565-568.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