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苎麻合理密植技术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苎麻栽培密度应该怎样确定?以哪一种栽培形式最为合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肤浅看法。一、关于合理密植苎麻的合理密植,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栽麻时每亩的定植密度;二是在生长发育和培管过程中达到的每亩有效株数。
作者
李国清
机构地区
湖南省汉寿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34,F003,共4页
China's Fiber Crops
关键词
苎麻
栽培
密度
分类号
S56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1
严文淦,罗素玉,蒋冬秀.
苎麻不同品种栽植密度对纤维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麻作,1985,7(2):23-27.
被引量:10
2
何嵩山.
苎麻茎大小与纤维细胞大小及纤维含量关系的研究[J]
.中国麻作,1982,4(2):35-3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潘其辉,廖志强,凌敬荣.
苎麻的高产群体结构与纤维产量构成[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45-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石爱菊.
通径分析方法在苎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68-73.
被引量:3
2
白玉超,王辉,郭婷,李林林,杨瑞芳,佘玮,崔国贤.
定位试验下败蔸对苎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7,26(9):45-56.
被引量:11
3
王昕慧,全芮萍,周倩文,付虹雨,崔国贤.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J]
.中国麻业科学,2021,43(6):303-309.
被引量:1
1
滕桂荥,徐文富,杨香久,王俊河,宋立泉,王桂英.
玉米少耕平播密植技术的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1,11(4):10-13.
2
何晓庆,刘冬.
玉米褐斑病 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
.现代农村科技,2009(18):29-29.
被引量:4
3
张存信.
短季棉品种合理密植技术[J]
.种子科技,2003,21(1):58-59.
4
杜德印.
大豆密植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21).
被引量:1
5
阿尔达克·库克赛肯.
玉米新品种伊单34号密植技术(6000—7000)[J]
.农家致富顾问,2016,0(4):4-5.
6
杨石.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要点[J]
.农村新技术,2017,0(3):13-13.
7
王胜宝,邓根生,王晓娥,张先平,孙敏,张久成.
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指标[J]
.植物保护学报,2008,35(4):375-376.
被引量:4
8
巴合提古丽·阿合买提汗.
玉米新品种伊单17号密植技术(5500-6000)[J]
.农家致富顾问,2015,0(4):50-51.
9
黄学华.
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2005(2):27-27.
10
王晓伟.
富锦市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4).
中国麻作
198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