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性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
被引量:
4
Survey of theory of subject education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体性教育管理是基于主体性教育之上,把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管理的本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它强调的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管理者,通过积极能动的管理方式,对有关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培养出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是人性观基础,二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作者
孙玉丽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1-24,共4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教育管理
主体性教育
管理方式
理论基础
人性观理论
分类号
G40-05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47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1
1
吴航.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9(6):136-142.
被引量:65
2
王道俊,郭文安.
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
.教育研究,1992,13(11):31-36.
被引量:85
3
涂艳国.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1-4.
被引量:27
4
康翠萍.
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再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2):27-34.
被引量:1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7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
.教育研究,1996,17(2):3-6.
被引量:29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10
郭文安.
为弘扬主体教育思想而努力[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3-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2
孙绵涛.
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3):68-72.
被引量:11
3
涂艳国.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1-4.
被引量:27
4
曹光灿.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9):5-8.
被引量:20
5
王道俊.
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1-3.
被引量:26
6
文黎明.
论教育改革的体制障碍与超越[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2):1-5.
被引量:2
7
艾四林.
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
.求是学刊,1995,22(5):4-9.
被引量:48
8
王策三.
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0-87.
被引量:166
9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
.教育研究,1996,17(2):3-6.
被引量:291
10
魏立言.
教育主体论(上)[J]
.上海教育科研,1989(5):12-15.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4478
1
李新生.
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逻辑、困境与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4):38-46.
被引量:17
2
高德胜.
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4
3
伍远岳.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识主体与主体性培育[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150-156.
被引量:10
4
银艳.
浅析初中英语三段式教学模式[J]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6):148-149.
5
赵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探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2-85.
被引量:4
6
张明旭.
心理资本打造新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2):33-34.
被引量:5
7
刘金锭.
“最近发展区”语境中的教学之超越性[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124-126.
被引量:1
8
武海英.
教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61-64.
被引量:2
9
陈红媛.
论人文关怀视野下高职“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J]
.文教资料,2008(29):181-184.
10
姚玲.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其现代启示[J]
.文教资料,2007(9):128-12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程从柱,包诗忠.
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教育意义[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30-132.
被引量:12
2
涂艳国.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1-4.
被引量:27
3
张云,王亚鹏.
论教育管理的终极关怀[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26-128.
被引量:5
4
曹红.
对新时期高校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3):58-60.
被引量:18
5
武思敏.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J].教育研究,2000,(5).
6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8.
7
靳玉乐.课程活动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8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
王升.
全国主体教育实验第四届年会综述[J]
.教育研究,2000,21(2):79-80.
被引量:18
10
文可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探讨[J]
.基础教育研究,2000(5):25-2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郑友训.
论主体性教育与活动课程[J]
.教育探索,2004(7):23-25.
被引量:4
2
朱帆.
主体性教育管理观视角下的高校班主任角色定位[J]
.现代企业教育,2010(8):73-74.
3
马恒祥.
主体性教育的高校教学管理内涵与建设[J]
.科技信息,2010(29).
4
王新,李阳.
确立学生主体理念,探讨人才培养途径[J]
.教育探索,2003(10):41-4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梁计锋.
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体会[J]
.今日科苑,2009(7).
2
赵剑平.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特征及实施要求的思考[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131-132.
3
何伟.
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转变学习方式[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6):42-44.
4
姜美月.
探索思想品德课活动体验式学习[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1):69-71.
被引量:2
5
何喜霞.
《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授课的利与弊[J]
.甘肃科技,2009,25(12):176-177.
被引量:1
6
刘俊清.
浅谈思品课中活动体验式学习[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5):117-117.
7
梁锡铅,尹军.
多媒体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2012(30):81-82.
8
吴元欣,杜治平,王存文,丁一刚,喻发全,刘汉红,王忠,孙炜.
学生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中的主体地位[J]
.化工高等教育,2013,30(2):4-7.
被引量:2
9
林红明.
“动力特训”:激发成长潜能的德育实践——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成长动力特训营”活动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2018,17(8):54-58.
被引量:1
10
林红明.
中职学校“潜能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40-44.
被引量:6
1
刘广利,汤慧丽.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08(5):84-86.
被引量:49
2
刘广利.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西南教育论丛,2008(3):77-80.
被引量:1
3
李佳孝.
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主体性教育管理[J]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0,5(1):41-44.
4
孙卫国,韩晓红.
由“支架”理论审视教师角色的转变[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1):18-19.
被引量:1
5
王磊.
论班级的主导性教育管理与主体性教育管理[J]
.教育探索,2002(4):46-48.
被引量:3
6
朱帆.
主体性教育管理观视角下的高校班主任角色定位[J]
.现代企业教育,2010(8):73-74.
7
胡朝红.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审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7):5-7.
被引量:1
8
安世遨.
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困境与超越[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8):17-20.
被引量:6
9
谢冰清.
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J]
.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2(2):17-18.
10
符壮杰.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J]
.新教育(海南),2008(6):139-139.
教育探索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