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依托巴渝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巴渝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地处巴渝地区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依托巴渝文化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扩充大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
张万仪
张煜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出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5-107,116,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基金
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32094)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资源
巴渝文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勤建.
20世纪中日民俗学学术倾向及前瞻[J]
.民俗研究,2001(1):5-35.
被引量:16
2
罗薇.
乡土文化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刍议[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0):54-55.
被引量:1
3
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91:81.
4
陈界.
中世纪博雅教育初探[J]
.贵州社会科学,2012(10):42-45.
被引量:4
5
沈明明.
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初探[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7-2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钟敬文.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2-17.
被引量:27
2
任骋.
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
.民俗研究,1999(1):3-5.
被引量:6
3
叶涛.
福田亚细男教授访谈录[J]
.民俗研究,1999(1):32-35.
被引量:1
4
安德明.
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66-71.
被引量: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6
Richer. Histoire de France (888-995)Ⅱ[M]. Paris: Librarle Anclerme Honore Champion, 1930.
7
J. R. Williams. The Cathedral School of Rheims in the Eleventh Century[J]. Speculum, 1954(10) :663.
8
James Bowen. 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Vol. 2 [M]. London: Methuen & Co. , 1975.
9
P. Kibre. The Nations in the Medieval University[M]. Massachusetts.. Medieval Academy of America, 1948.
10
H. Baron. The Crisis of Early Italian Renaissance[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620.
共引文献
24
1
陈勤建.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边界——民俗学在当下的问题与思考之一[J]
.西北民族研究,2014(3):173-186.
被引量:7
2
戴岚.
中、西文学“民间”理念之比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20-23.
3
董同彬.
关于高职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09,24(9):143-145.
被引量:2
4
蒋波.
简谈高校地域文化教学[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71-73.
被引量:1
5
郑晓艳.
培养哲学素质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1):34-35.
6
蒋波.
论“处士横议”[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4):118-123.
被引量:2
7
王振星,朱松涛.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高校人文素质校本课程建设——《孔孟之乡地域文化概论》课程刍议[J]
.济宁学院学报,2011,32(5):45-49.
被引量:2
8
王素珍.
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J]
.民俗研究,2012(1):35-43.
9
邱洋海,莫光辉.
民俗学重出立证法的启示与重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71-75.
被引量:1
10
曲晓红.
依托地域文化发展博雅教育——以徽州文化为视角[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109-112.
1
李云洁.
基于巴渝文化的小学美术课程建设[J]
.师资建设,2017,0(1):69-71.
2
重庆历史上三次建都[J]
.中考金刊,2006(2):53-53.
3
肖勇.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
.四川戏剧,2014(7):159-162.
4
向“巴渝名校”奋进的永川中学校[J]
.重庆与世界,1998,0(6):101-101.
5
宗小雯.
瀑布[J]
.小学生作文选刊(中高年级),2013(11):21-21.
6
巴渝儿歌四首[J]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3-6年级),2008(1):55-55.
7
张万仪,庞国栋.
“巴渝文化概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4):6-7.
被引量:2
8
周君.
创设幽默的思想政治课堂[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42-43.
9
情智润泽 欢笑通远——重庆市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J]
.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10
贾慧.
勤学养德,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J]
.教育家,2016(31):44-4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