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基础教育学段贯通的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学段割裂的现状,从办学体制、课程教材、学校管理、教师教研、特色教育和学段衔接六个方面论述了打通基础教育学段壁垒、实现基础教育阶段人连续发展的方式方法,对于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一贯制教育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
李银乐
机构地区
北京市立新学校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84,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学段贯通
课程教材
特色教育
学段衔接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1
费玉林.
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五个关系[J]
.人民教育,2004(24):16-17.
被引量:1
2
王芳.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与教育生态改造的区域性探索——闵行区域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概况[J]
.基础教育,2008,5(6):37-40.
被引量:2
3
张荣伟.
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五种主体形态[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23-30.
被引量:6
4
梁伟国.
2012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把基础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内涵发展上来[J]
.人民教育,2012(5):62-62.
被引量:1
5
崔海丽.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实施路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13(4):3-6.
被引量:2
6
钟秉林.
加强综合改革 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
.教育研究,2013,34(7):4-9.
被引量:66
7
周靖毅,王牧华.
学校内涵发展的嬗变与路径选择[J]
.当代教育科学,2015(6):7-10.
被引量:8
8
李鹏,朱德全.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问题与反思——基于2010年-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数据的测度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1):110-117.
被引量:24
9
冯骏,陈建华.
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蕴与路径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6(6):23-26.
被引量:8
10
杜侦,罗晨.
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17(1):28-3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龙勇,孙锦明.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成效分析——基于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比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1):1-1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毓珣,申丽凤.
基于实证的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比较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3):46-50.
被引量:13
2
王毓珣,申丽凤,刘健.
基于证据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走向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4):88-93.
被引量:9
3
杨雯一.
新旧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较析[J]
.知识经济,2021(8):160-161.
4
陆暎.
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以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为例[J]
.甘肃教育,2021(11):88-89.
5
余露,王毓珣.
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语文获奖项目:比较分析与完善建议[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11):24-33.
6
孙美家,王毓珣.
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德育获奖项目:比较分析与改进建议[J]
.教育导刊,2022(4):40-47.
7
张传萍.
我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区域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探索,2024,42(1):42-48.
1
赵永才.
初高中物理学段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6,0(5):53-54.
被引量:1
2
陈慕.
作文教学乱象浅谈[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11):95-96.
3
林丽阳.
上好小学语文最后一课[J]
.语文知识,2016,0(6):63-64.
4
武君梅.
小学初中学段衔接的反思[J]
.成功,2013(6):190-190.
5
李红梅,田志慧.
浅析基础教育学段的衔接与应对策略[J]
.文学教育,2016(24):97-97.
被引量:1
6
王洁,车雪梅.
关于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的探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20-21.
被引量:4
7
张杰.
栽下“衔接”这棵希望树,还英语教学的“新常态”——小学—初中英语学段衔接之我见[J]
.英语教师,2015,15(14):131-133.
被引量:1
8
宋祥.
语文教育学段的衔接: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8):52-56.
被引量:14
9
鄢淑云.
高一语文的学段衔接[J]
.文学教育,2008(24):154-154.
10
乌仁巴拉.
“学段衔接”调研报告[J]
.内蒙古教育(B),2012(12):17-18.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