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水稻发展推广面临新考验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9月17日,《中国科学报》发表“拿什么拯救杂交水稻”报道文章,指出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杂交水稻发展面临新的考验。该文发表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及各大媒体转载。
作者
石萌萌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9-9,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农业技术
现代化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49
1
朱启升.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4,18(4):204-207.
被引量:23
2
雷东阳,肖层林,陈立云.
两系杂交稻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作物研究,2008,22(S1):390-393.
被引量:3
3
高菊生,徐明岗,王伯仁,秦道珠,文石林,申华平.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211-214.
被引量:84
4
吴春珠,程祖辛,赵明富,郑建华,杨聚宝.
水稻雄性不育系博白A的抽穗期遗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55-57.
被引量:8
5
邓华凤,何强,舒服,张武汉,杨飞,荆彦辉,东丽,谢辉.
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J]
.杂交水稻,2006,21(1):1-6.
被引量:144
6
吕直文,郑济万,卿明敬,黄成文.
杂交水稻理想型机械化制种组合Ⅱ优86[J]
.杂交水稻,1996,11(5):12-13.
被引量:12
7
宋富根,罗来保,喻吉生,颜见恩,尹红根,肖尚华,陈茶光.
两系杂交稻制种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59-59.
被引量:4
8
戴正元,李爱宏,刘广清,张洪熙.
江苏“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132-136.
被引量:6
9
贺立伟,肖层林.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6,20(5):397-400.
被引量:18
10
陶爱林,周文华.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1997,11(2):107-112.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6
1
彭少兵.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J]
.作物学报,2016,42(3):313-319.
被引量:89
2
胡忠孝,田妍,徐秋生.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J]
.杂交水稻,2016,31(2):1-8.
被引量:83
3
王俊杰,陈伟雄,陈玉英,陈雪瑜,梁青,梁继生,刘峰.
抗病优质杂交稻Y两优2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0):36-37.
被引量:1
4
欧阳慧霖,章萍.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6):32-33.
被引量:3
5
雷斌,张桂莲,邓化冰,熊跃东,明兴权,陈桂华,唐文帮.
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的选育与利用[J]
.杂交水稻,2020,35(2):6-9.
被引量:7
6
周杰强,张桂莲,邓化冰,明兴权,雷斌,李凡,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41混播制种优势分析[J]
.作物学报,2022,48(2):320-3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
江敏,汪友元,刘道红,张琴,陈芳.
天门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1):30-33.
被引量:1
2
Shiwei Bai,Hong Yu,Bing Wang,Jiayang Li.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 of rice breeding in China[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8,45(11):603-612.
被引量:24
3
HUANG Min,CHEN Jia-na,CAO Fang-bo,ZOU Ying-bin,Norman Uphoff.
No-tillage effects on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requirements in hybrid rice transplanted with single seedlings: Results of a long-term experiment[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9,18(1):24-32.
4
吕川根,邹江石.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9):1635-1645.
被引量:18
5
王亚梁,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小仓昭男,土屋利藏.
日本水稻生产发展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稻米,2016,22(4):1-7.
被引量:17
6
胡忠孝,田妍,阳和华,徐秋生.
湘丰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育种实践与体会[J]
.杂交水稻,2016,31(4):6-9.
被引量:2
7
曾盖,郝明,范科,安宁,唐伟,肖应辉.
适于晚季直播的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系筛选[J]
.湖南农业科学,2016(8):12-15.
被引量:3
8
李黎红.
种业航母 何时腾空而出?[J]
.中国种业,2016(9):1-4.
被引量:1
9
鲁艳辉,高广春,郑许松,王国荣,吕仲贤.
不同生育期和氮肥水平对水稻螟虫诱集植物香根草挥发物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32(5):604-609.
被引量:7
10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16,61(35):3748-3760.
被引量:58
1
曹彦芳.
优质小麦生产管理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1):39-40.
2
鞠云峰.
农机发展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
.科技致富向导,2014(5):192-192.
被引量:7
3
李有田.
旱区农业要大力推广喷灌与滴灌机械化[J]
.中国农机化,2007(1):37-38.
被引量:1
4
罗文才,姚家鹏,孔成新.
新疆复混肥料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新疆农业科学,1996,33(1):4-6.
5
刘振忠.
发展推广复混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J]
.河南科技,1996,15(8):4-5.
被引量:2
6
李锋.
发展推广复混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J]
.磷肥与复肥,1995,10(1):10-12.
7
叶敬用,曾春华,林锦星,吴文革.
水果玉米—优质稻—西兰花一年三熟高优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5,33(3):17-19.
8
蔡俊谊.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农机调整步伐[J]
.中国农机化,2002(4):22-24.
9
各大媒体聚焦2015浙江农业博览会[J]
.浙江现代农业,2015,0(12):45-45.
10
王喜星,田兴龙.
发展推广农机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J]
.新农业,2007(11):58-59.
科技导报
2014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