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文化德育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新挑战、社会多元化带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消极表现加剧诚信危机三个造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即文化德育,阐述了文化德育的习俗型德育、专业型文化德育、创业型文化德育三个内涵层次,指出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通过文化背景的熏陶对学生德育发展起着导向、激励、塑造和规范的作用。
作者
陈艳
机构地区
荆楚理工学院思政课部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6-47,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德育
内涵
理论基础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前新,陈艳.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4):47-51.
被引量:8
2
薛莉.
学校隐性德育及其特点探微[J]
.中国德育,2006,1(10):15-17.
被引量:8
3
许军民.
浅谈大学德育的目标基点[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5):65-6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季诚钧.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2):9-13.
被引量:63
2
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被引量:1139
3
张胜军,王琰春,陶海生.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128-131.
被引量:6
4
王一定.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5-16.
被引量:6
5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6
李培明.春晖中学文化德育的理论假说与实践架构[EB/OL].http://www.about:blank.com/s?tn=sitehao123.
7
周凤林.
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1(9):77-78.
被引量:7
8
沈壮海.
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02(7):19-23.
被引量:20
9
张子照.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
.高等建筑教育,2002,38(3):9-12.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4
1
王会勇.
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9(6):5-6.
2
王启明,孙美玲,郑生忠,曲洪刚.
通识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整合[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3):40-43.
被引量:3
3
陈艳.
习俗型德育在高校学生事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种文化德育的视角[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2):65-67.
4
王锁明.
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学业考试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1(3):155-157.
被引量:8
5
王锁明.
基于通识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愿景及其实现[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48-52.
被引量:1
6
李游.
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与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2(32):43-44.
被引量:1
7
岳辉,陈宏胜,于洋.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路向[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97-100.
被引量:3
8
滕晓雯,曾长秋.
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J]
.现代大学教育,2013,29(5):92-96.
被引量:9
9
浦茜,任衣伟.
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122-125.
10
王洪杰.
我国中小学隐性德育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6(9):91-94.
被引量:17
1
邬宪伟,田明琦.
易班微平台 校园正能量——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易班网络微文化德育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2013(6):20-23.
被引量:2
2
侯立芬,侯丽芳.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研究[J]
.才智,2016,0(18):134-134.
被引量:1
3
吴天元.
中职学生多元民族文化德育并存的探索[J]
.中华少年,2016,0(22):217-218.
4
唐会荣.
文化德育的价值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2):24-25.
被引量:2
5
温小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
.时代教育,2012(16):6-7.
被引量:2
6
郭力.
论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辽宁高职学报,2003,5(1):49-50.
被引量:3
7
杨怀林.
周恩来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探析[J]
.学园,2014,0(33):177-178.
8
许爱玮,程渊.
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思考[J]
.数字化用户,2013(5):122-123.
9
朱慧霞.
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南方论刊,2011(A01):150-151.
被引量:4
10
董同彬.
高职文化德育的困境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1(11):53-55.
被引量:6
教育与职业
2014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