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宏观视野(下)——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5
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3,共6页
共引文献68
-
1柴福洪.税收征、管、查协调运行机制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3):62-68. 被引量:1
-
2孙晓峰.浅谈税收观念与依法治税[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3(6):20-22.
-
3胡阳,赵贺新.我国三资企业税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开管理评论,1999,2(3):65-69. 被引量:2
-
4李军,杨美英.初次分配中的政府职能及其转换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86-88. 被引量:1
-
5霍栋,宁德龙.更新税收意识建设和谐税收[J].消费导刊,2009,0(6):97-97.
-
6白贵.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体系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10):13-16. 被引量:1
-
7张薇,汪洪,陈仲常.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18(11):25-26. 被引量:1
-
8周国良.我国当前税制优化问题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45-48. 被引量:3
-
9曹钦白.一枝一叶总关税[J].税收与社会,2000(1):4-7.
-
10倪志良.跨代分配模型与我国财税分配职能的思考[J].税务研究,2005(2):19-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1
-
1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J].法学研究,1999,21(4):90-98. 被引量:60
-
2安体富.关于宏观税率与税制结构问题的思考[J].税务研究,1997(9):6-12. 被引量:15
-
3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J].中国法学,1993(1):52-59. 被引量:227
-
4马克和.当前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政策选择[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4):54-56. 被引量:1
-
5庞凤喜.论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5):76-79. 被引量:17
-
6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北方经济(内蒙),2005(4):19-19. 被引量:10
-
7张崇明.税收服务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中国税务,2005(5):13-15. 被引量:5
-
8谢旭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税务,2005(6):4-7. 被引量:23
-
9黄景国.对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若干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16(5):42-44. 被引量:5
-
10安福仁.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透视与政策调整取向[J].财贸经济,2005,26(8):46-4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5
-
1敖汀.新型税收征纳关系探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35-38. 被引量:1
-
2许建国,刘源.关于宏观税负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财贸经济,2009,30(1):131-135. 被引量:16
-
3周松,郝占拓.基于财政支出视角的我国税负水平研究[J].财会研究,2010(10):18-21. 被引量:1
-
4李安泽,刘汉屏,朱门添.论税制改革原则与实施路径[J].税务研究,2003(8):58-62. 被引量:3
-
5曾广.构建我国新型的税收征纳关系[J].税务研究,2004(7):64-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岳松,常青.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24-26. 被引量:1
-
2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建立与分级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地方税收体系构想[J].理论月刊,2005(2):64-71. 被引量:1
-
3周承娟.基于税权的税收征纳关系探析[J].税务研究,2010(5):66-69. 被引量:6
-
4敖汀.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新内涵[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1):32-34.
-
5李曦.深圳市宏观税负的发展轨迹与影响因素[J].涉外税务,2010(8):66-70.
-
6孙林.宏观及产业税负变动的CGE模型分析:以上海经济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1,23(4):24-35. 被引量:3
-
7赵三英,刘波.宏观税负、薪资水平与民间投资的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32(10):119-126. 被引量:5
-
8李晓燕,谢长青.转型城市地税宏观税负特征及原因分析——基于佛山市的实证[J].税务与经济,2012(2):96-101. 被引量:4
-
9吴卫红,姜松,李畅.中国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34(3):87-96. 被引量:2
-
10吴卫红,姜松,李畅.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82-96. 被引量:10
-
1宏观视野——宏观评点[J].财经,2009(10):20-20.
-
2高培勇.中国税收的宏观视野——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四)[J].税务(辽宁),2002(7):8-10.
-
3高培勇.税收的宏观视野——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五)[J].税务(辽宁),2002(8):8-10.
-
4宏观视野[J].财经,2009(25):22-22.
-
5吴庆春.宏观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2(6):117-120.
-
6高培勇.中国税收的宏观视野——关于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之三)[J].税务(辽宁),2002(6):4-5. 被引量:1
-
7宏观视野[J].企业技术进步,2004(1):42-43.
-
8宏观视野[J].财经,2009(15):16-16.
-
9宏观视野[J].企业技术进步,2004(4):42-43.
-
10宏观视野[J].财经,2009(17):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