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国上市药品安全评价指导原则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导言 在药品应用于临床后需要不断地监测其安全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即时报告系统(即英国的黄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潜在药品危险性的早期警戒及连续监测的方法.
作者
田少雷
机构地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1期75-7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
关键词
英国
药品安全性
上市药品
指导原则
分类号
R954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43
1
宋华妮,李汝霖,毛宗福,黄玉梅.
关于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的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3):259-262.
被引量:5
2
郭晓昕,吴晔,任经天,程鲁榕.
药品上市后的风险管理[J]
.中国药物警戒,2004,1(1):37-40.
被引量:10
3
曹立亚,陈易新,沈璐.
关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发展方向的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2004,1(2):3-6.
被引量:34
4
陈永法,刘平羽,张成绪.
建立与完善我国药品再评价体系的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5,20(3):131-133.
被引量:8
5
刘佳,吴晔,程鲁榕.
制定我国《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及有关问题分析[J]
.中国卫生法制,2005,13(6):10-11.
被引量:9
6
曹立亚,张承绪,郭晓昕,吴晔,程鲁榕.
关于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技术工作的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2006,3(1):1-5.
被引量:14
7
陈易新.
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一)[J]
.中国药物警戒,2006,3(6):321-324.
被引量:2
8
于星.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J]
.医药导报,2006,25(12):1336-1338.
被引量:6
9
陈易新.
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二)[J]
.中国药物警戒,2007,4(1):6-8.
被引量:12
10
陈易新.
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三)[J]
.中国药物警戒,2007,4(2):75-8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邬楠,王爱平.
免疫毒理学在新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8):855-858.
被引量:2
2
洪兰,刘晓晴,叶桦.
喹诺酮类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文献的系统性分析[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5):303-306.
被引量:1
3
李曼,王忠,张象麟.
对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现状的认识及探讨[J]
.中国药物警戒,2011,8(4):225-228.
被引量:7
4
班雅倩,常新义,袁晓龙,孙建勋.
对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的文献分析[J]
.中国药房,2014,25(9):859-862.
被引量:8
5
李博,高蕊,李睿,陆芳,訾明杰,唐旭东.
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临床试验政策法规及操作规范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2014,23(6):650-65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凌真.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J]
.齐鲁药事,2011,30(9):534-535.
被引量:3
2
金少鸿,粟晓黎.
基于QbD理念的药品质量分析研究新概念[J]
.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0):1845-1849.
被引量:19
3
陈飞,刘阳,邢福国.
转基因食品的免疫安全性评价[J]
.食品科学,2012,33(9):296-300.
被引量:6
4
谢沐风.
对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通知》的解读与思考[J]
.药品评价,2012,9(20):6-10.
被引量:22
5
张雯,谢雁鸣,宇文亚.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制定的必要性及其形成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43-2948.
被引量:7
6
田秋月.
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2014,43(7):1283-1285.
被引量:2
7
何伟.
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概念辨析与类型介绍[J]
.中南药学,2015,13(7):780-782.
被引量:6
8
祝尔乐.
我院新的药物不良反应11例报告[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0):59-60.
9
吴伟旋,许军,王莉,苏淑文,刘世霆,向前,李亦晗.
基于临床疗效的药品定价法研究综述[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1):66-69.
被引量:3
10
张玲,王春胜.
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报告[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93-94.
被引量:3
1
Keren Williams,孙静.
患者将来可以报告药物不良反应[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4,7(5):270-270.
2
徐贞,史美祺.
抗肿瘤药物的剂量选择[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5):379-380.
被引量:3
3
王骊丽,任平,黄熙,张莉,黄敬群,陈建宗,陈晓莉.
RP-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中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2):1111-1113.
被引量:10
4
徐峰,王莉.
我院造影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J]
.中国药业,2005,14(11):58-59.
被引量:3
5
王钰,严宝霞,刘莉.
美多心安的血药浓度监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10):5-6.
6
府碧蔚.
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监测结果[J]
.医药导报,2007,26(2):206-207.
被引量:7
7
刘端祺,李博.
导言:个体化使肿瘤药物治疗由粗放走向精细[J]
.医学与哲学(B),2012,33(6):8-8.
8
胡萨萨,庞成森,董海燕,董亚琳.
危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测定[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9):753-755.
被引量:16
9
何云峰,张雄军,合嫒杰,李特.
玉溪市人民医院造影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156-157.
10
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hospitalmonitoring)[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827-2827.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