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时珍升降学说撮略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药物的升降浮沉,脾胃及奇经八脉的气机升降逆陷等方面,论述了蕴含于《本草纲目》中的李时珍的升降学说,认为其升降学说是贯穿于李时珍的药性药理、生理病机及辨证治疗诸方面的重要学术思想。
作者
高尚社
齐小玲
文白
曲昌强
机构地区
濮阳市中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
中原油田运输公司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0,共3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李时珍
升降学说
本草纲目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萍,古今,冯建涌.
天王补心丸全方及方中缺桔梗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2):51-53.
被引量:15
2
陈继岩.
浅谈中药的升降浮沉学说[J]
.河北中医,2005,27(12):928-929.
被引量:5
3
朱平东.
析《伤寒论》六经辨证[J]
.光明中医,2007,22(4):2-5.
被引量:4
4
孟秀会.
略论李东垣“升降浮沉论”及其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34-35.
被引量:7
5
孙备,吕凌,陆忠祥,杨士友.
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46-2949.
被引量:33
6
邓先瑜.
中药升降浮沉源流钩玄[J]
.时珍国药研究,1998,9(2):99-100.
被引量:7
7
仲宗亮,张盼盼,金国泰,王树荣,荀丽英.
实验探讨生大黄、清半夏、常山的升降浮沉药性[J]
.湖南中医杂志,2013(7):128-130.
被引量:5
8
于友华,王永炎,赵宜军,程昭寰.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4):219-222.
被引量:57
9
沈敏南.
升降药对七组临床应用[J]
.新中医,1991,23(4):56-56.
被引量:3
10
商洪才,张伯礼,高秀梅.
方剂配伍研究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6-9.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郭兆娟,袁一平,孔李婷,贾晓玉,王宁宁,戴莹,翟华强.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溯源及升降浮沉药对配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6):3225-3228.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晓凤,邓芳隽,陈金红,樊博雅,梁嘉玉,杜武勋.
中医气化愈病思维[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61-64.
被引量:4
2
闵朕,郭栴子,杨燕莹,杨小蒨,窦建卫.
浅谈中药“四气五味”在乳腺癌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51-53.
被引量:6
3
唐美容,黄修楚.
从升降浮沉气化浅谈药物的配伍应用[J]
.糖尿病天地,2018,15(6):30-31.
4
马思佳,孙旭,赵玉强.
浅谈配伍对中药药性的影响[J]
.现代养生,2018,0(6):155-156.
被引量:1
5
刘润南,贺福元,刘文龙,刘惠,陈思阳,樊启猛,黄胜,李小林,贺鹏,李海英,刘平安,潘雪.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升降浮沉[J]
.中草药,2019,50(12):2771-2776.
被引量:23
6
项丽玲,李艳,苗明三.
升降浮沉药性现代药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269-5272.
被引量:10
7
周超,聂多锐,袁爱红,杨骏(指导).
基于《黄帝内经》气机理论浅析杨骏教授针药并治慢性泄泻临床特色[J]
.中国针灸,2020,40(2):207-210.
被引量:13
8
郭晨阳,白明,苗明三.
基于升降浮沉理论中药用药规律分析[J]
.中医学报,2020,35(1):222-226.
被引量:4
9
陈龙.
浅析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J]
.广西中医药,2020,43(2):44-47.
被引量:12
10
刘树民,王秋月,卢芳,陈平平,孙蓉.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溯本寻源与现代研究评述[J]
.中草药,2020,51(19):5099-5104.
被引量:38
1
张志峰.
浅析祖国医学的升降学说[J]
.陕西中医,2004,25(7):670-671.
2
李翔.
升降学说在临床中应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2008,39(8):46-46.
3
邢斌.
缪希雍升降论探析与体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11-12.
被引量:7
4
梁华龙.
六经气机升降学说原委[J]
.河南中医,1998,18(3):132-134.
被引量:5
5
严灿,吴丽丽,徐志伟.
脾肾升降理论发挥[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6-7.
被引量:2
6
张玉香.
升降学说在温病治疗学中的应用[J]
.天津中医,1991(4):17-18.
7
常爱萍.
论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的交叉[J]
.河北中医,2007,29(4):345-346.
8
牟重临.
升降治法琐谈[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9):424-425.
被引量:2
9
刘瑞,鲍艳举,花宝金.
《黄帝内经》中气机升降理论思想的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4,9(3):299-301.
被引量:28
10
张志峰.
升降学说在治疗胃病中的运用举隅[J]
.陕西中医,2006,27(1):128-128.
河南中医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