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赣榆县秸秆还田对培肥土壤的作用和水稻增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赣榆县秸秆资源丰富,目前秸秆年产量高达65万吨,但其中只有40%~50%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应用。试验证明,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作者
宋丽
樊继刚
刘涛
机构地区
江苏省赣榆县农机推广站
江苏省赣榆县土肥站
赣榆县能源办
出处
《现代农业》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e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物理性状
有机质
产量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葛立立,王康君,范苗苗,马义虎,张乐,刘立军.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与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1-6.
被引量:31
2
朱晓惠.
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J]
.西昌农业科技,2008(1):18-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周宪明,于福祥,王福平,段云.
麦收高留茬养地增产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89,21(2):27-29.
被引量:3
2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3):31-35.
被引量:26
3
李春寿,叶胜海,陈炎忠,阮关海,黄福灯,张小明.
高产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4):177-181.
被引量:26
4
曾江海,王智平,胡春胜,张玉铭.
华北半湿润区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特征[J]
.土壤肥料,1996(4):1-4.
被引量:19
5
杜永林.
江苏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05,25(5):47-50.
被引量:19
6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1):43-48.
被引量:26
7
曹国良,张小曳,郑方成,王亚强.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J]
.资源科学,2006,28(1):9-13.
被引量:178
8
潘志勇,吴文良,牟子平,王晓凤.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农田CO_2排放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6(1):14-16.
被引量:22
9
郑立臣,解宏图,张威,张旭东.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6,15(1):80-83.
被引量:53
10
吴婕,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192-195.
被引量:177
共引文献
30
1
杨永安,吴洪荣.
不适用鲜烟叶用于水稻施肥最佳用量试验[J]
.云南农业,2013(8):32-34.
被引量:1
2
严奉君,孙永健,马均,徐徽,李玥,杨志远,蒋明金,吕腾飞.
秸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23-35.
被引量:84
3
朱斌,苏建平,李久进.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2-13.
被引量:5
4
陈兴位,丁艳萍,闫辉,角云尧,倪明,李枝武,张家才,陈建存,王炽.
不适用鲜烟叶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J]
.农学学报,2014,4(2):12-15.
被引量:1
5
丛艳静,朱玲玲,黄功标.
稻草还田腐熟与化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福建稻麦科技,2014,32(4):14-17.
被引量:5
6
严奉君,孙永健,马均,徐徽,李玥,代邹,杨志远.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麦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氮素利用、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15,29(1):56-64.
被引量:45
7
张伟平,樊继刚,刘涛,胡英强.
赣榆县秸秆腐熟剂试验总结[J]
.现代农业,2015,0(1):22-25.
被引量:1
8
安丰华,王志春,杨帆,杨洪涛.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
.土壤与作物,2015,4(2):57-63.
被引量:62
9
刘彦东,樊继刚,宋丽,姚超,蒋祖鑫,杜传锟.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J]
.现代农业,2015(11):13-15.
10
缪辰,黄卉,宋亚,于倩倩.
周年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和稻麦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5,35(6):9-1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
1
黄凤珍.
浅谈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9(3):94-95.
被引量:6
2
白延飞.
加快构建秸秆收贮运体系 促进秸秆产业化发展[J]
.江苏农机化,2010(5):25-28.
被引量:7
3
肖体琼,何春霞,凌秀军,金诚谦,吴崇友,袁文胜.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世界农业,2010(12):31-33.
被引量:60
4
袁宝凤,胥志文,王丽.
加速秸秆综合利用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2):210-213.
被引量:5
5
任宁生,陈凯,王路路.
燃烧秸秆的危害和废物利用的科学[J]
.化学教与学,2012(1):64-65.
被引量:4
6
王川,施六林,宣云.
低碳农业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11-1212.
被引量:5
7
谭强,阎慧群,王可.
新型环保节能建材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的研究进展[J]
.生态经济,2013,29(4):121-124.
被引量:9
8
谢海燕,周玉新.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105-3108.
被引量:12
9
张颖,张运胜.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其还田利用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152-152.
被引量:2
10
任萌萌,纪璎芯.
对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9):88-8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董宝中,尹芳,字全忠,林卫东,张无敌.
昆明地区废弃花卉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176-178.
被引量:2
2
贾爱平,金徽,赵智明.
银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18,59(8):50-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骞.
亳州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9(7):157-157.
2
马金虎,马学文,李虹,赵娥.
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对策[J]
.农家致富顾问,2019,0(10):267-267.
被引量:1
3
石红卫,王慧杰,冯瑞云,梅超,南洋,刘跃鹏,刘晶.
山西省秸秆高值化循环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9):167-169.
被引量:2
4
朱彤,杨红,许国芹,张无敌,尹芳,柳静.
白菜废弃物与玫瑰秸秆混合发酵的产气性能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4(13):86-89.
5
孟祥琪,罗玉,袁信,邢芳,姬成岗.
云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基础、进展及建议[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4,17(9):15-18.
6
田妍红.
多途径实现秸秆综合利用[J]
.江西农业,2024(20):53-55.
1
孟宪清,徐进栋,徐进起.
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J]
.江苏农机化,2002(3):17-17.
被引量:1
2
仲伟江,张勤波,成果荣.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80-181.
被引量:4
3
仲伟花.
赣榆县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J]
.江苏农机化,2014(3):15-16.
4
张伟平.
赣榆县二化螟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3(8):119-119.
5
苏仕华,王珏,孙成亮,成英,卢红.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
.北方水稻,2008,38(6):41-43.
被引量:15
6
张国辉,王巍巍,蔡玉红.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218-218.
7
彭亚辉.
连云港新增两省级示范基地[J]
.农业机械,2012(15):30-30.
8
李志玉,郭其民,许祥凯.
赣榆县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01-101.
被引量:1
9
吕晓男,陆允甫,卢德生.
覆盖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穷初报[J]
.土壤通报,1994,25(3):102-103.
被引量:11
10
王沐清,于秀兰,韩青.
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5,0(8):5-5.
现代农业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