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文学诠释与人建构意义世界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诠释是一种对"意义"的追寻。西方文学诠释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还原作者意图取向、读者创生取向到读者—文本交互发展取向的转变,最终将文学诠释的意义和价值落实到满足人对自我理解的需要和对自身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之上,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文学诠释范式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作者 郭俊奇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CZH10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7

  • 1王金福,陈海飞.论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J].江海学刊,2005(1):28-33. 被引量:6
  • 2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哲学动态,2005(4):9-14. 被引量:35
  • 3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 4吴树平.白话四书五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178.
  • 5朱熹.四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 6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M]. New York: Seabury Press ,1975
  • 7Paul Ricoeur. 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M].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 8[英]R·G·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 10[德]约尔根·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要求[A]..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