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礼乐和律吕之学在明代的复兴与回声——试论王邦直律学思想的成因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邦直所著《律吕正声》是其广泛收集我国历代音乐著述,进行深入地探索比较,历时近20年完成的律学专著。它的出现并非偶然,一方面承载了作者个人的学术理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诉求,可以说是通过音律对当时时代精神的彰显和变奏。本文正是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文化思潮入手,剖析王邦直律学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
作者
刘宁
机构地区
潍坊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BD036)
关键词
王邦直
律学思想
文化复古
分类号
J612.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毓庆.
“前后七子”的诗文复古与明代文化复古思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104-108.
被引量:6
2
刘宁.
试论明代中后期中国传统乐律理论的分野[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28-30.
被引量:3
3
王守伦,刘新海.
王邦直及其律学思想初探[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5):42-44.
被引量:5
4
刘宁.
试论王邦直律学体系的理论价值及其美学意义[J]
.潍坊学院学报,2012,12(5):22-2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邦直律吕正声(卷六十)[M].
2
王邦直律吕正声(总叙)[M].
3
王邦直律吕正声(卷一)[M].
4
王邦直.律吕正声(卷二)[M].
5
明史·艺文一[M].
6
明史卷四十七·礼志一·吉礼一·序[M].
7
律吕正声自序[M].
8
律吕正声卷二[M].
9
律吕正声卷六[M].
10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10
1
蔡连卫.
王邦直里籍与著述地点考辨[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85-89.
被引量:1
2
姚秋霞.
元明诗文复古理论的传承与流变[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2-14.
3
任素芬.
王邦直琴乐文化内涵探析[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16-18.
4
刘宁.
16世纪中西乐律学发展的共时性研究——兼论王邦直律学体系的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5):34-37.
被引量:2
5
霍成华,黄伟.
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的音乐路[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10):123-125.
6
刘宁.
论前平均律时代西方乐律的理论和应用——兼论与中国律学发展之差异[J]
.音乐时空,2016,0(8):116-118.
7
张晓刚.
明代复古思潮笼罩下的艺术批评思想[J]
.美术大观,2016(5):30-37.
8
肖满省.
《易义古象通》研究[J]
.周易研究,2017(1):18-26.
被引量:1
9
赵彦辉,李少鹏.
晚明文化复古思潮对书法的影响[J]
.中国书法,2020(8):178-180.
10
山淼.
冯梦祯“崇古”思想漫谈——以《快雪堂集》为材料[J]
.今古文创,2023(37):70-73.
同被引文献
8
1
车延芬.
在发明中延续传统——以祭孔乐舞的当代复兴为个案[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22-27.
被引量:7
2
孟妍妍.
曲阜祭孔乐舞调查与研究[J]
.音乐创作,2011(2):142-144.
被引量:3
3
刘宁.
试论明代中后期中国传统乐律理论的分野[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28-30.
被引量:3
4
刘宁.
论王邦直《律吕正声》之乐学内涵[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3):34-36.
被引量:2
5
刘宁.
16世纪中西乐律学发展的共时性研究——兼论王邦直律学体系的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5):34-37.
被引量:2
6
冯长春,郑发奋.
历史转折中的礼乐观——以王光祈与青主儒家礼乐观的比较为例[J]
.中国音乐学,2016(2):17-22.
被引量:3
7
刘彦顺.
时间化的礼乐教化活动及中华美学精神的复兴——论贺麟的美学思想[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4):76-85.
被引量:4
8
谢清果,林凯.
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71(6):59-6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刘宁.
论前平均律时代西方乐律的理论和应用——兼论与中国律学发展之差异[J]
.音乐时空,2016,0(8):116-118.
2
徐红磊.
建构山东儒家礼乐复兴与推广体系的方略探究[J]
.乐器,2022(12):80-83.
1
刘少坤.
管窥《钦定词谱》的律学思想[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95.
2
陈平原.
谁也不把你的“伟大”放在眼里[J]
.做人与处世,2009(5):24-25.
3
黄勇.
论《文心雕龙》尊经思想的文化复古性[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24(3):78-81.
4
谢天振.
探索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40-43.
5
陈思和.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J]
.文艺争鸣,2009(7):83-89.
被引量:4
6
郑俊晖.
《朱文公文集》中音乐著述初探[J]
.音乐研究,2005(4):47-55.
7
刘毓庆.
“前后七子”的诗文复古与明代文化复古思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104-108.
被引量:6
8
许敏霏.
近在咫尺的诗歌课堂[J]
.诗探索,2015(1):88-91.
9
潘仁炎.
摹写声音之至文:惊天·移人·泣鬼——试论中唐三首著名的音乐诗[J]
.电影评介,2009(18):109-110.
10
江舸.
关怀文化精神,开拓散文研究新视界──简评王尧《乡关何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141-141.
被引量:1
音乐创作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