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如何,尤其是作为其中重要方面的心理素质如何,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结果表明:早年的抚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因素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加强大学阶段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ZZ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