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障碍因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高低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相关因素。通过人际关系吸引,避免逆反心理,有组织有针对性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等途径,探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作用。
作者
赵双双
陈选勇
机构地区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12期319-320,共2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心理学
接受性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赖荣珍.
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J]
.探索,2004(5):98-101.
被引量:17
2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罗亚莉.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社会心理分析[J]
.江汉论坛,2006(2):30-33.
被引量:10
5
李德芳,杨素稳.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3):162-165.
被引量:22
6
玉汉辉.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
.党政干部论坛,2000(8):34-3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埃利奥特·阿伦森 郑日昌 译.《社会性动物》[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
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6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7
威廉 F 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270.
8
周琴.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若干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0,20(4):108-112.
被引量:22
9
晓端.
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人性与国际关系(三)[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17-2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8
1
商建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1):75-77.
2
陶芳蕊,刘洋,马爽.
无意识教育渗透下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173-173.
被引量:6
3
侯聪玲.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若干因素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26):234-235.
被引量:2
4
涂俊礼.
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价值进行正确定位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9-31.
被引量:1
5
陈新.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02-105.
被引量:16
6
张登山.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接受过程与实效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8):69-70.
7
耿玲先.
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谈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
.时代教育,2007(07Z):147-148.
8
郭毅然.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
.理论与改革,2007(5):147-149.
被引量:9
9
胡斌.
态度改变视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210-213.
被引量:3
10
吕健,刘朝晖.
从“话语系统”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17(5):56-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焦凤梅.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关系辨析[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5):57-61.
被引量:1
2
刘菁菁.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202-203.
被引量:2
3
戚晶.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50-51.
被引量:1
4
倪赤丹.
社会工作视野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9):59-61.
被引量:7
5
黄侨彬,范晓芳.
社会工作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J]
.教育与考试,2013(2):92-94.
被引量:1
6
刘春瑾,席家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民营科技,2013(12):277-278.
被引量:1
7
樊鑫,潘蓓蓓.
社会工作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介入[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6):36-37.
被引量:4
8
田亚楠.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5):27-27.
被引量:1
9
李俊平,茌良计.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J]
.职教论坛,2016,32(14):78-81.
被引量:14
10
刘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学的借鉴[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3):188-18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田亚楠.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5):27-27.
被引量:1
2
吴猷.
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27-228.
被引量:1
3
张宏.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2,24(2):87-9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宏.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2,24(2):87-90.
2
丁俊芬.
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11):106-108.
1
王雨晨.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时代教育,2013(7):241-241.
被引量:1
2
沈洪艳,卢晨曦.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商,2015,0(30):285-285.
3
董萃.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0(Z2):89-92.
被引量:1
4
王海良.
对大学生“考研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204-204.
被引量:5
5
董萃.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1-3.
6
董苗苗.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河南农业,2008(23):63-64.
被引量:2
7
陈振祯,杨亮亮,林树生.
巧用“微”平台,形成大力量——浅谈“微博”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17-218.
8
朱斌杰.
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J]
.现代交际,2017(5):177-177.
9
吴晓琳.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以淮安市高校为例[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4):189-190.
被引量:4
10
尚丽娟.
浅析音乐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合[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3):43-45.
被引量:9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