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必须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价值性、民主性和契合性,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作者
赖荣珍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1,共4页
Probe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
科学性
价值性
民主性
契合性
主体性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99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5
威廉 F 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270.
共引文献
2599
1
张士昌.
社会发展动力的多元性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2-14.
2
吴春岐,刘加良.
民事审限制度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37-140.
被引量:2
3
李松玉.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21-124.
被引量:10
4
苏志宏.
议会道路与晚年恩格斯[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3-5.
5
李丹.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15-18.
6
周茜蓉.
创造生活: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78-81.
被引量:1
7
徐永军.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4-17.
被引量:6
8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9
孟源.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56-158.
被引量:6
10
李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3):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6
1
赵志华,徐永赞.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
.河北学刊,2007,27(3):54-56.
被引量:14
2
王东奎,王素梅.
试析大学生的“接受心理”[J]
.沈阳大学学报,2003,15(3):104-105.
被引量:3
3
陈汝东.
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J]
.语文建设,1998,0(5):37-40.
被引量:4
4
刘居安.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19-21.
被引量:15
5
冯达成.
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原则[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29-31.
被引量:10
6
路杨.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
.江汉论坛,2004(10):38-40.
被引量:12
7
谢军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理机制研究[J]
.理论探讨,2004(6):90-92.
被引量:9
8
管向群.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视域[J]
.江苏高教,2004(6):50-53.
被引量:14
9
玉汉辉.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
.党政干部论坛,2000(8):34-36.
被引量:6
10
胡凯.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52-56.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7
1
侯聪玲.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若干因素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26):234-235.
被引量:2
2
张登山.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接受过程与实效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8):69-70.
3
耿玲先.
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谈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
.时代教育,2007(07Z):147-148.
4
吕健,刘朝晖.
从“话语系统”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17(5):56-59.
被引量:2
5
王嘉,张亚丽,戴艳军.
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述评[J]
.探索,2010(1):120-125.
被引量:6
6
陈立言,杨结秀.
论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评价[J]
.学术论坛,2011,34(1):72-74.
被引量:2
7
李征.
基于西方社会控制理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J]
.南京社会科学,2011(10):92-96.
被引量:3
8
王亚均.
运用心理学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6):22-24.
9
姜顺河.
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10):149-149.
10
赵双双,陈选勇.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障碍因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青年与社会(下),2013(12):319-3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郭昊丹.
负面宣传性质对消费者信任破坏程度的差异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2):93-96.
被引量:4
2
闫华.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相关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30(S1):5-7.
3
邓晨光,郝忠彬.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综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8.
被引量:5
4
刘妍,王滨.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述评[J]
.教育探索,2010(3):138-139.
被引量:3
5
季海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博:封杀抑或牵手?[J]
.学海,2011(5):196-200.
被引量:14
6
李蕙岚.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2):123-125.
被引量:4
7
郭鹏.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述评[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8-10.
8
田亚楠.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5):27-27.
被引量:1
9
吴猷.
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27-228.
被引量:1
10
吴金刚,许将明,钟海荣.
从社会控制角度思考转型背景下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4):51-54.
被引量:2
1
朱佩明,刘红凛.
不断深化对党性的认识[J]
.理论探索,2011(2):50-52.
被引量:3
2
刘建政.
对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考--从价值性与局限性的角度来看[J]
.青年与社会(下),2014(4):110-111.
3
马儒沛.
扎实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J]
.党建研究,2005(3):10-12.
被引量:1
4
赵健.
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感召力[J]
.视听纵横,2003(4):106-107.
5
廖莉.
论商业秘密的认定[J]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3):51-53.
6
李可.
虚拟财产法律性质初探[J]
.理论探索,2005(3):126-127.
被引量:5
7
郭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37-40.
被引量:1
8
刘耀霞.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J]
.兵团党校学报,1996(4):12-15.
9
熊英.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9):24-25.
被引量:1
10
莫永成.
网络游戏之虚拟财产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66-70.
被引量:1
探索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