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江花魔芋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清江花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和恩施州魔芋种植分区的标准指标体系,从选种、选地、播种、草害防治、肥水、挖收、贮藏等7个方面总结清江花魔芋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选种和选地是高效栽培技术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他5个方面是高效栽培中的协同因素。
作者
韩阿华
刘二喜
机构地区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实验站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5期134-135,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花魔芋
生态适应性
高效栽培
分类号
S3-33 [农业科学—农艺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5
1
刘金龙,李维群,吕世安,盛德贤,李求文.
魔芋新品种——清江花魔芋[J]
.园艺学报,2004,31(6):839-839.
被引量:18
2
杨代明,刘佩瑛.
中国魔芋种植区划[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1):1-7.
被引量:49
3
朱伯华,杨玲,谢国生,李晏斌,周洪彪,费甫华.
湖北省魔芋种植区划的系统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3):11-14.
被引量:9
4
刘二喜,熊坤,杨朝柱,滕建勋,牟方贵,盛得贤,赵青华,降巧龙,潘娅妮.
恩施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90-5094.
被引量:5
5
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发展规划[M].2006-2015.
6
张红骥,邵梅,杜鹏,卢俊,何霞红,于德才,朱有勇.
云南省魔芋与玉米多样性栽培控制魔芋软腐病[J]
.生态学杂志,2012,31(2):332-336.
被引量:29
7
黄训端,周立人,何家庆,徐明照,张超,唐晓敏.
猕猴桃园套种魔芋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91-292.
被引量:10
8
李国强,丁亚珍,闫俊香.
漯河市林下魔芋引种栽培试验与技术推广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2(11):82-84.
被引量:6
9
刘列平,郑敏,邹安,魏凌云.
不同间作方式对魔芋病害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2012(5):58-59.
被引量:8
10
王孝科,刘二喜,覃大吉.
不同等级魔芋种芋贮藏期失水相关性及出苗率的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153-1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7
1
彭磊,卢俊,邓春英,何云松,张瑜瑜,高祥武.
魔芋软腐病病原传播途径及无公害防治方法[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2(S1):201-202.
被引量:14
2
陈永波,吕世安,盛德贤,沈艳芬,滕建勋,柳文录.
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3):17-19.
被引量:8
3
林海燕,罗学刚.
魔芋葡甘聚糖溶胶流变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4):1-3.
被引量:2
4
胡学源,贺反修,刘成义.
发展玉米魔芋间作的效益及主要环节[J]
.湖北农业科学,1993,32(2):27-29.
被引量:1
5
童碧庆,吴俊铭.
贵州山地气候条件对魔芋生长的影响及种植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4):35-38.
被引量:12
6
刘金龙,李维群,吕世安,盛德贤,李求文.
魔芋新品种——清江花魔芋[J]
.园艺学报,2004,31(6):839-839.
被引量:18
7
林蓉,谢春梅,谢世清.
优质魔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53-155.
被引量:8
8
朱伯华,杨玲,谢国生,李晏斌,周洪彪,费甫华.
湖北省魔芋种植区划的系统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3):11-14.
被引量:9
9
谢庆华,张云峰,严胜柒,桑林,谢世清.
不同外植体诱导魔芋微球茎的比较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3):350-355.
被引量:14
10
孔凡真.
魔芋食品的10种加工技术[J]
.食品与药品,2005,7(04A):50-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0
1
庞杰,刘文娟,陈明木,陈绍军.
魔芋生物碱的纯化与结构表征[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737-739.
被引量:4
2
刘好霞,张盛林.
魔芋育种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07,1(2):37-40.
被引量:9
3
刘二喜,熊坤,杨朝柱,滕建勋,牟方贵,盛得贤,赵青华,降巧龙,潘娅妮.
恩施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90-5094.
被引量:5
4
顾玉成,吴金平,万进,宋志红.
魔芋不同外植体诱导比较实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17-19.
被引量:12
5
黄训端,何家庆,周立人,徐明照,余晓峰.
^(60)Coγ射线辐照对花魔芋同工酶与品质的影响[J]
.激光生物学报,2005,14(3):213-217.
被引量:9
6
朱伯华,杨玲,谢国生,李晏斌,周洪彪,费甫华.
湖北省魔芋种植区划的系统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3):11-14.
被引量:9
7
彭述辉,庞杰.
魔芋生物碱释药凝胶的制备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3):15-18.
8
吴金平,顾玉成,万进,宋志红,侯明生.
魔芋抗软腐病突变体筛选的初步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448-450.
被引量:10
9
牛义,张盛林,王志敏,李川,孙远航.
中国魔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634-638.
被引量:61
10
李剑美,杨燕,谢世清.
云南魔芋的研究状况和开发应用前景[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73-7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8
1
刘二喜,熊坤,杨朝柱,滕建勋,牟方贵,盛得贤,赵青华,降巧龙,潘娅妮.
恩施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90-5094.
被引量:5
2
刘佩瑛,张盛林.
中国的魔芋产业[J]
.畜牧市场,2002,0(12):37-38.
被引量:7
3
吴云,冯小俊.
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蔬菜,2004(5):56-57.
被引量:8
4
李兴祥,周燚.
湖北省魔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2):10-12.
被引量:13
5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J]
.土壤,2005,37(2):121-128.
被引量:63
6
崔鸣.
秦巴山区魔芋玉米立体高效种植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5,25(2):53-54.
被引量:6
7
陈方源,黎惠平,朱再清.
湖北省魔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9):97-99.
被引量:7
8
卢俊.
魔芋防病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6(12):43-44.
被引量:1
9
梁巧玲,马德英.
农田杂草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杂草科学,2007,25(2):14-15.
被引量:33
10
顾玉成,吴金平.
我国魔芋种植业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24-12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彭金波,袁尚勇,费甫华,吕敏,吴平.
湖北省魔芋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9,38(6):85-88.
被引量:3
2
刘毅.
汉阴县丘区魔芋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0,0(2):70-71.
被引量:1
3
姚明勇,刘辉,丁海兵,刘思睿,罗可,陈恩发.
魔芋田间杂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灾害研究,2023,13(7):59-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兴丽,张莉,罗林丽,周罗娜,贺圣凌,张欣,周玉锋.
魔芋茎腐病发病程度对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10):62-70.
2
黄聪,韩玉萍,冯德品,尚淼,徐小燕,林建新,牟愔.
不同海拔及栽培模式魔芋发病率比较[J]
.中南农业科技,2022,43(6):22-24.
被引量:8
3
高绪权.
试论魔芋与玉米套作高效栽培模式[J]
.农村实用技术,2023(3):81-82.
被引量:2
4
滕志,刘明,李再胜,甲卡拉铁,陈昌国,黄若霞,王国强,牛斌.
攀枝花和木里县魔芋种植及时防草和除草[J]
.中国科技成果,2024,25(13):37-40.
5
李文玉,张睿,董恩省,陶惠.
哲觉镇魔芋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
.农业科学,2022,12(4):232-236.
1
刘金龙,李维群,吕世安,盛德贤,李求文.
魔芋新品种——清江花魔芋[J]
.园艺学报,2004,31(6):839-839.
被引量:18
2
供求信息[J]
.中国农技推广,2004(4):62-62.
3
徐进玉.
舞钢市小麦适宜性种植分区及建议[J]
.河南农业,2011(8):26-27.
4
谢世清,李宗正,李正跃,谢庆华,魏明.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与分析[J]
.云南农业科技,2003(B12):18-23.
被引量:5
5
蒲金涌,姚晓英,王位泰,李耀邦,张谋草.
陇东地区黄花菜的气候适应性分析及其种植分区[J]
.中国蔬菜,2002(6):20-22.
被引量:8
6
潘琦,宾力.
应用植物数量分类法进行甜菜种植分区[J]
.甜菜糖业,1990(2):32-35.
7
中国稻谷种植分区[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2):52-52.
8
张艳丽,王仁如.
涉县气候资源分析与适宜农作物种植分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301-303.
被引量:2
9
尹钢吉,吕纯波,孙艳玲,司振江,李芳花.
黑龙江省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的研究与应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33(1):29-29.
被引量:1
10
吉林省高粱种植分区[J]
.农村天地,2002,0(5):36-36.
农业与技术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