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布鲁氏菌DNA同源性研究(综述)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微生物DNA(脱氧核糖核酸)同源性测定包括鸟嘌呤加胞嘧啶克分子百分比(G+Cmol%)和DNA-DNA分子杂交率试验两项内容。由于是通过DNA碱基成分和基因相似性的研究来鉴定微生物种,因而是本质的最可靠的方法。国外在1968年用其证明绵羊附睾种菌、沙林鼠种菌、犬种菌与布鲁氏菌属中的羊种菌、猪种菌和牛种菌同属。微生物学者确定布鲁氏菌属细菌DNAG+Cmol%为56%~58%,与布鲁氏菌届DNA分子杂交率应大于75%。
出处 《地方病通报》 1991年第1期111-113,共3页 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郭秀兰,吴从雅,张秀梅,孙忠强.应用细菌DNA同源性鉴定布鲁氏菌[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0(5):9-10. 被引量:4
  • 2蔡妙英,洪俊华.应用于细菌分类学中的DNA-DNA杂交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4(01).
  • 3蔡妙英.细菌分类学中日益重要的DNA体外杂交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3(01).
  • 4林万明,郭兆彪,高树德,刘聿太,梁家騵,洪俊华.用热变性温度法测定细菌DNA中GC含量[J]微生物学通报,1981(05).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