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戈文化的源流与华夏文明发生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玉石戈到青铜戈的演变过程对于揭示华夏戈文化的源流及其文明发生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戈的来源紧密伴随着中原国家的形成,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玉文化大传统与青铜文化小传统的衔接与转折过程。
作者 叶舒宪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1,共8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比较神话学的反思与开拓研究"(批号10BWW007)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叶舒宪.河图的原型为西周凤纹玉器说[J].民族艺术,2012(4):27-32. 被引量:3
  • 2郭研利《二里头文化兵器初论》,杜金鹏、许宏主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 3杨美莉《石玉戈的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16卷第1期,1998年.
  • 4刘莉《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格局的演化》,荆志淳等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
  • 5郭妍利.《二里头文化兵器初论》,《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233页.
  • 6戴应新《我与石峁·山文化玉器》,《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续编,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28-239页.
  • 7许俊臣.甘肃庆阳发现商代玉戈[J].文物,1979(2):93-93. 被引量:13
  • 8叶舒宪.黄河水道与玉器时代的齐家古国[J].丝绸之路,2012(17):14-18. 被引量:9
  • 9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殷墟出上器物选粹》,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第93-94页,版75,76、77、78.
  • 10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百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李学勤.论长安花园村两墓青铜器[J].文物,1986(1):32-36. 被引量:31
  • 2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文物,1979(12):72-76. 被引量:35
  • 3屈万里《尚书释义》,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年,第162页.
  • 4.《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9页.
  • 5周原博物馆编.《周原玉器萃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6页,第100-101页,第106页.
  • 6朱熹.《朱子七经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页.
  • 7颐颉刚,杨向奎.《三皇考》.《古史辨》第七册(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1页.
  • 8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1761-1762页.
  • 9《从玉教神话观看儒道思想的巫术根源》.《哲学与文化》2012年第6期.
  • 10《论语·子罕》.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333页.

共引文献203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