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戈文化的源流与华夏文明发生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玉石戈到青铜戈的演变过程对于揭示华夏戈文化的源流及其文明发生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戈的来源紧密伴随着中原国家的形成,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玉文化大传统与青铜文化小传统的衔接与转折过程。
作者
叶舒宪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1,共8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比较神话学的反思与开拓研究"(批号10BWW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以玉为兵
戈文化
玉戈
玉石之路
分类号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03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15
1
叶舒宪.
河图的原型为西周凤纹玉器说[J]
.民族艺术,2012(4):27-32.
被引量:3
2
郭研利《二里头文化兵器初论》,杜金鹏、许宏主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
杨美莉《石玉戈的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16卷第1期,1998年.
4
刘莉《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格局的演化》,荆志淳等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
5
郭妍利.《二里头文化兵器初论》,《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233页.
6
戴应新《我与石峁·山文化玉器》,《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续编,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28-239页.
7
许俊臣.
甘肃庆阳发现商代玉戈[J]
.文物,1979(2):93-93.
被引量:13
8
叶舒宪.
黄河水道与玉器时代的齐家古国[J]
.丝绸之路,2012(17):14-18.
被引量:9
9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殷墟出上器物选粹》,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第93-94页,版75,76、77、78.
10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百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学勤.
论长安花园村两墓青铜器[J]
.文物,1986(1):32-36.
被引量:31
2
李学勤.
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
.文物,1979(12):72-76.
被引量:35
3
屈万里《尚书释义》,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年,第162页.
4
.《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9页.
5
周原博物馆编.《周原玉器萃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26页,第100-101页,第106页.
6
朱熹.《朱子七经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页.
7
颐颉刚,杨向奎.《三皇考》.《古史辨》第七册(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1页.
8
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1761-1762页.
9
《从玉教神话观看儒道思想的巫术根源》.《哲学与文化》2012年第6期.
10
《论语·子罕》.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333页.
共引文献
203
1
刘照建.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双联玉管功用考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0(1):56-62.
被引量:1
2
武家璧.
试论石峁古城的方向[J]
.三代考古,2021(1):216-230.
3
陳英傑.
從金文“辟”字所關涉的人物關係看“辟”的身份性質[J]
.青铜器与金文,2019(1):154-162.
4
尉侯凱.
甲骨金文“■”字新釋[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2(1):251-269.
5
杨慧婷,刘洋.
沅水中游战国秦汉墓出土滑石璧汇考[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303-315.
6
张海军.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玉器综述[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273-279.
7
崔天兴.
《周礼》中“圭璧”“璧琮”的矛盾记载及其考古学考察[J]
.大连大学学报,2022,43(1):47-53.
被引量:1
8
李宁宁.
中国史前牙璧研究述评[J]
.常州文博论丛,2019(1):17-22.
被引量:1
9
夏寒.
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J]
.南方文物,2001(2):42-46.
被引量:2
10
盖山林.
契丹面具功能的新认识[J]
.北方文物,1995(1):35-3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5
1
陈晓华.
戈器 戈国 戈人[J]
.人文杂志,1999(4):106-109.
被引量:12
2
徐洪兴.
疑古与信古——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60-66.
被引量:14
3
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
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8(5):1-14.
被引量:102
4
顾颉刚.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J]
.社会科学战线,1980(1):117-152.
被引量:128
5
谢端琚.
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J]
.考古学报,1975(2):57-96.
被引量:106
6
魏怀珩.
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J]
.考古学报,1978(4):421-448.
被引量:84
7
张忠培.
中国父系氏族制发展阶段的考古学考察——对含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墓地的若干分析(续)[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2):31-42.
被引量:3
8
张忠培.
中国父系氏族制发展阶段的考古学考察——对含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墓地的若干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1):1-14.
被引量:6
9
座谈东山嘴遗址[J]
.文物,1984(11):12-21.
被引量:32
10
郭大顺.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
.文物,1997(8):20-26.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6
1
萧梅.
响器制度下的“巫乐”研究[J]
.民族艺术,2013(2):28-37.
被引量:16
2
赵周宽.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的方法论意义与观念效应[J]
.百色学院学报,2015,28(2):28-35.
3
易华.
从玉帛古国到干戈王“國”[J]
.甘肃社会科学,2017(6):62-68.
被引量:9
4
张再林.
中国文化源于“武”说[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3):36-43.
被引量:6
5
易华.
禹羌华夏说[J]
.中原文化研究,2021,9(1):21-29.
6
熊承霞.
“國”与“国”意识中的造物思维[J]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3(1):189-200.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杨紫芸.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中的法(乐)器——以云南十三族为例[J]
.歌海,2013(5):50-59.
2
申波.
云南民族鼓乐的生态意象[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1):59-62.
被引量:3
3
樊荣.
有关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综述[J]
.中国音乐,2015(2):51-58.
被引量:5
4
萧梅.
在田野中触摸历史的体温——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散论[J]
.音乐研究,2016(4):5-18.
被引量:9
5
萧梅.
一部流动的萨满乐器生命史——为刘桂腾《鼓语:中国萨满乐器图释》序[J]
.中国音乐学,2017(3):113-116.
被引量:4
6
萧梅,孔崇景,张真瑞.
内亚视角下的陕北琵琶书[J]
.中国音乐,2018(1):30-41.
被引量:4
7
杨高鸽.
“老鼠嫁女”类年画音乐图像学解读[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2):24-33.
被引量:3
8
易华.
世界之安阳——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创新[J]
.南方文物,2018(4):1-10.
被引量:1
9
王建新,关楠楠.
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
.西北民族研究,2019,0(2):55-65.
被引量:19
10
易华.
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J]
.中原文化研究,2019,7(5):5-13.
被引量:6
1
金渭显.
《辽史·本纪》高丽关系记事考异(概要)[J]
.宋史研究论丛,2010(1):128-132.
被引量:1
2
王博.
泓之战再考释——以地理及战车因素为主[J]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63-66.
被引量:2
3
罗强.
从《清华简·系年》看中原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J]
.中州大学学报,2015,32(1):74-76.
4
单月英.
东周秦代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兼论戎、狄、胡与华夏之间的互动[J]
.考古学报,2015(3):303-344.
被引量:24
5
冯世明.
匈奴国家产生原因探析[J]
.民族论坛,2010(6):40-41.
6
王博.
春秋时期战争地理分布与性质的再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115-118.
被引量:1
7
张天恩.
再论秦式短剑[J]
.考古,1995(9):841-853.
被引量:18
8
陈立柱,纪丹阳.
古代“衡山”地望与《禹贡》荆州范围综说[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136-146.
被引量:6
9
罗继祖.
介绍一本《民族历史文化萃要》[J]
.北方文物,1994(2):71-99.
被引量:1
10
叶舒宪.
河出昆仑神话地理发微[J]
.民族艺术,2016(6):23-34.
被引量:12
民族艺术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