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之“气”的再认识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气 ,是中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 ,然而 ,几十年来 ,学术界一直未能给气一个较清晰、明确的定义。本文指出将“气”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气的概念混淆、将作为物质之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讨论和气究竟是物质还是功能的讨论混淆 ,是气的概念研究领域存在的两个误区 ;并阐述了作者对气的概念的认识 ,肯定了气是物质 。
作者
余冬梅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气
词义
中医
概念
物质性
功能性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张岱年.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论传统——中国唯物论史[J]
.甘肃社会科学,1993(5):1-4.
被引量:4
2
吴弥漫.
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略论气的二元涵义[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10-1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明辉,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8期,4页
2
曾威文,新中医,1981年,5期,55页
3
宋知行,湖北中医杂志,1980年,5期,44页
4
林功铮,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7期,6页
5
王明辉,新中医,1980年,2期,1页
6
王明辉,新中医,1980年,3期,6页
共引文献
12
1
宫哲兵.
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新探之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2):6-14.
被引量:2
2
王东坡.
“气”实质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3):3-5.
被引量:5
3
李心机.
中医学气论诠释[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18-21.
被引量:21
4
鉏桂祥,李其忠.
谈中医“形态”观[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6):28-32.
被引量:2
5
纪云西,蒋历.
脂联素是中医“气”的微观物质之一[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79-1281.
被引量:11
6
华成坤.
意识和气在中医中的作用[J]
.光明中医,2014,29(5):913-915.
被引量:1
7
王小平.
关于气现代诠释的几个问题[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5):11-14.
被引量:5
8
程淼,刘自兵,何宗宝.
气、脑和五脏系统[J]
.光明中医,2015,30(1):35-36.
被引量:1
9
阚振棣,杜武勋,王智先,张美玉,靳冬慧,丛紫东,鞠静.
从“气化论”谈气阳两虚[J]
.河南中医,2017,37(4):566-568.
被引量:5
10
黄璐琦.
对中医药发展规律及特点的传承与创新认识[J]
.中医杂志,2022,63(17):1601-1606.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58
1
张永忠.
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8-12.
被引量:36
2
陈文为.
从生物能学探讨中医”气”的实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7-9.
被引量:27
3
杨玉辉.
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5-20.
被引量:3
4
王明辉,王风雷.
发掘中医气学理论 创新人类生命科学[J]
.中医药学刊,2005,23(5):798-803.
被引量:8
5
李尧振.
关于新人体结构的若干问题(二)[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2):79-80.
被引量:1
6
王东坡.
“气”实质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3):3-5.
被引量:5
7
李心机.
中医学气论诠释[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18-21.
被引量:21
8
刘苏,张登明.
关于“气”概念来源及其实质的讨论[J]
.安徽医学,1995,16(6):66-67.
被引量:2
9
张超群,任增.
营气非气论[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2):68-69.
被引量:5
10
王文花.
气的实质探讨[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38-14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孙晓华,赵宏杰,潘谊国.
明确区分精气与血气,推动中医学“气”实质研究的突破[J]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714-715.
被引量:1
2
吴昊天,魏聪,常成成,位庚,常丽萍.
评述近20年传统医学“气本质”的理论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2):281-283.
被引量:9
3
刘争强,章文春.
气本质研究之“四辩”[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4):1618-162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郭建红.
基于“气”与微观物理学探索中医科学性的研究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399-4402.
被引量:6
2
王爱云,张婷婷,韦忠红,邹伟,钱程,杨春媚,陈文星,吴媛媛,李晓曼,陆茵.
气学理论的现代内涵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8):1955-1957.
被引量:7
3
常兴,姚舜宇,郭艳琼,刘金凤,汪艳丽,关宣可,刘如秀.
基于“气分阴阳”理论探析人体之气与细胞自噬的联系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2):74-77.
被引量:20
4
徐磊,李利超,李兰兰,张悦,林煦垚,李晨曦,李泓莹,秦国政.
黄芪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作用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1):207-211.
被引量:4
5
顾知恩,王磊.
基于“营卫理论”浅谈昼夜节律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J]
.吉林中医药,2023,43(11):1256-1261.
6
蔡泳源,李雪莹,李梦然,候中豪,闫中敏,牛天福.
基于“心阴阳体用”理论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病机和治疗[J]
.环球中医药,2023,16(12):2483-2488.
7
胡孙林,刘雷蕾,孙一珂,祝广钦,孙霄,何雪,颜纯佳,马淑然.
基于系统中医学元整体原理探讨气的内涵[J]
.中医杂志,2023,64(24):2490-2494.
被引量:1
8
张尚祖,刘永琦,李洋洋,陈琰,刘志伟,谢定雄,张利英.
黄芪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39(10):115-124.
被引量:15
9
刘争强,章文春.
气本质研究之“四辩”[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4):1618-1622.
10
刘清华,王璐璐.
基于中医正邪学说关系浅析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探讨[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0(1):8-11.
被引量:8
1
王军瑞.
浅谈《内经》神之特性[J]
.国医论坛,2000,15(4):47-48.
被引量:3
2
柴瑞震,陈业兴.
再谈对《伤寒论》“六病”的认识[J]
.河南中医,2015,35(7):1463-1464.
被引量:2
3
杜元伟.
气的物质性思考[J]
.气功与科学,1996(11):34-34.
4
孙永章 ,李向荣 .
气与系统功能及物质性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12.
5
万苏建.
应用外气治病的临床体会:论外气的物质性[J]
.东方气功,1990(3):33-34.
6
白晓菊,赵燕.
试论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J]
.中国药物警戒,2009,6(9):526-529.
被引量:15
7
张锁,郭晓媛,吴效科.
中西汇通浅谈天癸与不孕[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501-502.
被引量:7
8
姚廷周,臧朝平.
《伤寒论》学术体系探讨[J]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4(1X):47-47.
9
林俊山,张丽霞.
从量子理论探讨气的物质性新释[J]
.中医药学刊,2002,20(3):325-325.
被引量:3
10
马英丽,季宇彬,段富津.
中药复方(方剂)现代研究的必由之路——对复方的物质性研究[J]
.中医药学报,1997,25(5):34-34.
被引量:5
江苏中医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