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临沂甘薯根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多年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甘薯根腐病在临沂的分布、危害情况及发生特点,摸索出了以选育抗耐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等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防病增产效果明显。
作者
凌再平
陈香艳
谭忠
刘正学
魏萍
张素梅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基金
临沂市2007年科学技术发展项目:粮菜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0712111)
关键词
甘薯根腐病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35.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1
李鹏,马代夫,李强,张安.
甘薯根腐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1):114-116.
被引量:26
2
闫加启,李淑英.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北京农业,2006(12):41-41.
被引量:7
3
吴东根,雷会鑫.
优质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07(3):24-2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邬景禹,方树民,曾荣煊,王绍铭.
甘薯根腐病的认识及防治措施[J]
.福建农业科技,1993,24(2):30-30.
被引量:3
2
韩守金.
植物开花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2):32-36.
被引量:10
3
孙顺娣.
茄病镰刀菌毒素的研究Ⅰ.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2):140-144.
被引量:14
4
方树民,李世伟,黄振棋,陈玉森.
莆田沿海甘薯根腐病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1996,27(3):17-18.
被引量:4
5
闫加启,李淑英.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北京农业,2006(12):41-41.
被引量:7
6
姚军,王龙,姚守礼,何军艇.
水稻本田应用NEB效果[J]
.现代化农业,2007(2):10-10.
被引量:1
7
刘泉姣.甘薯根腐病的初步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2,12(3):21-28.
8
中国作物学会.作物学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M].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9
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
Booth C. The genus Fusarium [ M ]. Kew,England : CMI, 1971.
共引文献
36
1
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邢继英,谢逸萍.
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15-116.
被引量:14
2
李进春.
优质食用型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6):26-26.
被引量:8
3
李鹏,马代夫,李强,张安.
甘薯根腐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1):114-116.
被引量:26
4
吴列洪,李兵,沈升法.
迷你甘薯新品种浙薯6025及其栽培技术[J]
.杂粮作物,2009,29(3):209-210.
被引量:5
5
游春平,陈炳旭.
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115-119.
被引量:29
6
苏文瑾,王连军,雷剑,赵天瑶,帅秋菊,杨新笋.
甘薯根腐病相关AFLP标记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254-5255.
被引量:5
7
樊晓中,高文川,刘明慧,王钊,豆利娟.
北方薯区甘薯三大病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92-95.
被引量:6
8
闫加启,谢逸平,孙厚俊,赵娇娜,李仁崑.
不同品种甘薯茎线虫和根腐病药剂防效筛选[J]
.作物杂志,2012(2):103-105.
被引量:9
9
陈艳,王志坚,吴强伟,朱延羽,李忠峰.
甘薯薯块裂口形成的原因及预防[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0):88-89.
10
李云,卢杨,宋吉轩,颜谦.
贵州甘薯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1):73-7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1
1
余成章,傅文泽,黄瑞方.
甘薯新品种(系)的抗瘟鉴定与筛选[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S1):21-23.
被引量:2
2
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邢继英,谢逸萍.
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15-116.
被引量:14
3
陈须文,廖月华.
甘薯不同品种(系)对根腐病抗性鉴定研究[J]
.生物灾害科学,1994,29(4):9-12.
被引量:2
4
朱丹.
甘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13(6):19-20.
被引量:1
5
柴一秋,陈利锋,厉晓腊.
甘薯根腐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甘薯生长的影响[J]
.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2005,27(1):1-8.
被引量:1
6
方树民,李世伟,黄振棋,陈玉森.
莆田沿海甘薯根腐病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1996,27(3):17-18.
被引量:4
7
余成章,傅文泽,黄瑞方,叶志雄,何文中,孙汉忠.
甘薯抗瘟种质创新与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2):252-255.
被引量:6
8
丁克学.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医生,1996,9(4):7-7.
被引量:2
9
姬广海,吴亚鹏,张乃明,杨云亮.
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2007,37(2):207-209.
被引量:18
10
马学芹.
甘薯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
.植物医生,2007,20(4):42-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何贤彪,刘也楠,刘伟明,黄立飞.
不同杀菌剂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防控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2):125-129.
被引量:8
2
宫琳.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37-137.
被引量:13
3
李凌燕,肖海峻,王伟青,潘妍,孔庆顺.
北京大兴区甘薯根腐病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J]
.生物技术进展,2016,6(1):67-70.
被引量:9
4
梅玉琴,雷剑,王连军,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朱国鹏.
甘薯根腐病研究进展[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4):37-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施海萍,蔡美艳,叶建人,李程巧.
甘薯茎基部病害防治方法初探[J]
.基层农技推广,2020(8):16-18.
2
何贤彪,刘也楠,刘伟明,黄立飞.
不同杀菌剂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防控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2):125-129.
被引量:8
3
李凌燕,肖海峻,王伟青,潘妍,孔庆顺.
北京大兴区甘薯根腐病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J]
.生物技术进展,2016,6(1):67-70.
被引量:9
4
银玲,田迅,李依韦,冀照君,赵汝.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鉴定[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2):10-14.
被引量:8
5
乔岩,董杰,王品舒,杨伍群,张胜菊,杨建国.
不同土壤消毒药剂对甘薯2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8):92-95.
被引量:11
6
刘奕君,吴明琼,廖咏梅.
广西3种甘薯薯块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J]
.广西植保,2017,30(3):5-9.
被引量:7
7
雷剑,王连军,苏文瑾,柴沙沙,杨新笋.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0):3946-3947.
被引量:4
8
刘忠玲,李小艳,王自力,秦家范.
基于组合赋权的甘薯品种抗病性的TOPSIS综合评价[J]
.陕西农业科学,2018,64(1):40-43.
被引量:2
9
马志民,胡亚亚,高志远,焦伟静,张丽,杨烁,刘南迁,张松树,刘兰服.
钾肥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8,22(1):33-37.
被引量:4
10
张成玲,孙厚俊,赵永强,杨冬静,徐振,马居奎,谢逸萍.
甘薯根腐病病原分子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
.江西农业学报,2019,31(8):46-51.
被引量:8
1
方树民,李世伟,黄振棋,陈玉森.
莆田沿海甘薯根腐病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1996,27(3):17-18.
被引量:4
2
樊晓中,高文川,刘明慧,王钊,豆利娟.
北方薯区甘薯三大病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92-95.
被引量:6
3
赵永强,徐振,张成玲,杨冬静,孙厚俊,谢逸萍.
甘薯根腐病对不同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J]
.广西农学报,2016,31(6):8-10.
被引量:8
4
王亚琴,李崇德.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6S):131-131.
被引量:4
5
宫琳.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37-137.
被引量:13
6
徐宗刚.
丛枝泡囊菌根菌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2016,36(8):66-68.
被引量:3
7
刘刚.
北京市土壤消毒防治甘薯根腐病取得理想效果[J]
.农药市场信息,2016,0(30):58-58.
8
高峻.
试验、示范、推广福薯1933防治甘薯根腐病[J]
.生物灾害科学,1995,30(1):3-3.
9
马学芹.
甘薯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
.植物医生,2007,20(4):42-44.
被引量:1
10
闫加启,李淑英.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北京农业,2006(12):41-41.
被引量:7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