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松属树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名录
被引量: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1974年Sommer等首次获得火炬松(Pinus taeda)试管苗后,松属树种的微体快速繁殖已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并取得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对松属40个种或变种分别进行了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在生产上已应用的有辐射松、火炬松和海岸松试管苗,结果归纳于表内,另需说明以下几点:
作者
邢世岩
机构地区
山东省林业学校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0年第1期75-79,41,共6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树属树种
细胞
组织
器官
培养
分类号
Q949.665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2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19
参考文献
4
1
王怀智.植树造林与组织培养——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木本植物[J]林业科学,1983(03).
2
杨乃博.试管植物名录(续)[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2(05).
3
沈熙环,斯·伏·阿诺德.由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胚离体培养出完整小植株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2(04).
4
David D. Ellis,Ralph C. Judd. SDS-PAGE analysis of bud-forming cotyledons of Pinus ponderosa[J] 1987,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57~65
同被引文献
342
1
张振芬,李善文,吴德军,乔玉玲,宗成伦,王林祖,冯德英,吕开伟,聂洪国,张声凯,刘强.
黑松优树球果种子性状变异及其苗期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2000,30(S1):12-14.
被引量:5
2
唐巍.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of desiccation tol-erant mature somatic embryos of loblolly pine[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12(3):147-152.
被引量:3
3
张承国,全秀英,赵松宁.
日本黑松测定林的中期评估[J]
.山东林业科技,1997,27(S1):33-34.
被引量:3
4
董丽芬,王岩,张宗勤.
油松胚培养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36-37.
被引量:12
5
李科友,唐德瑞,朱海兰,赵忠,郭蔼光.
美国黄松离体胚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形成与根产生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63-67.
被引量:10
6
吴若菁.
马尾松离体胚组织培养初报[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3,13(1):98-100.
被引量:14
7
黄昌豹,杨玉玲.
泰山不同种源黑松的生长观测[J]
.山东林业科技,2004(5):50-50.
被引量:5
8
康明,田建强,郑均宝.
樟子松成熟胚的离体培养与不定芽的形成[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3,8(4):273-277.
被引量:14
9
朱丽华,张艺,吴小芹.
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47-51.
被引量:33
10
杜景升,侯林,孙仲序,李军.
嫁接时间与管理措施对侧柏袋接育苗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1993,23(2):17-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7
1
李科友,唐德瑞,朱海兰,赵忠,郭蔼光.
美国黄松离体胚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形成与根产生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63-67.
被引量:10
2
康明,田建强,郑均宝.
樟子松成熟胚的离体培养与不定芽的形成[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3,8(4):273-277.
被引量:14
3
郑均宝,潘冬梅,陈正华.
油松离体胚子叶的组织分化和无根试管苗的形成[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4,9(2):97-101.
被引量:27
4
陆燕元,樊军锋.
美国花旗松离体胚愈伤组织诱导与茎芽分化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96-99.
被引量:5
5
何子灿,柯善强,桂耀林,徐立铭,陈路.
外源激素对金钱松胚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器官发生的调节作用[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13(1):81-86.
被引量:10
6
顾淑荣,朱至清,赵敬芳,陈正华.
白皮松和油松雌配子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5,37(3):217-221.
被引量:17
7
王小玲,樊军锋,贾小明.
奥地利黑松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72-75.
被引量:6
8
朱晓丹,李桐森,邓莉兰.
云南松成熟胚的离体培养[J]
.贵州林业科技,2005,33(4):28-30.
被引量:4
9
贾彩凤,李悦,张榕.
华山松成熟胚的器官发生研究初探[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100-105.
被引量:6
10
岳彩鹏,黄进勇,王新建,何威.
松杉纲裸子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展望[J]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19-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
马佩,唐德瑞,王永波.
油松成熟胚子叶-胚轴段的离体培养与不定芽诱导[J]
.北方园艺,2011(7):114-117.
被引量:1
2
陈佳,陈凌艳,陈礼光,荣俊冬,何天友,郑郁善.
乌桕离体快繁再生技术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33(6):99-102.
被引量:3
3
董丽芬,王岩,张宗勤.
油松胚培养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36-37.
被引量:12
4
李科友,唐德瑞,朱海兰,赵忠,郭蔼光.
美国黄松离体胚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形成与根产生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63-67.
被引量:10
5
郑均宝,潘冬梅,陈正华.
油松离体胚子叶的组织分化和无根试管苗的形成[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4,9(2):97-101.
被引量:27
6
董丽芬,彭丽萍.
培养基对樟子松胚不定芽增殖影响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93-95.
被引量:3
7
陆燕元,樊军锋.
美国花旗松离体胚愈伤组织诱导与茎芽分化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2):96-99.
被引量:5
8
李林,黄忠良,唐德瑞,张海忠,李科友.
蔗糖、活性炭对美国黄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3):260-263.
被引量:12
9
刘永红,孔令亚,王娟娟,段乐,肖飞.
针叶树离体培养研究进展[J]
.陕西林业科技,2005(2):52-56.
被引量:3
10
李林,唐德瑞,张海忠,李科友.
白皮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8):107-110.
被引量:3
1
黄健秋,卫志明.
松属树种的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J]
.植物学通报,1994,11(1):34-42.
被引量:76
2
端木火斤.
中国松属树种分类利用[J]
.林产化工通讯,2000,34(2):35-38.
被引量:2
3
邢世岩,梁玉堂,龙庄如.
苦楝和臭椿微体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2):59-60.
被引量:9
4
董晓刚,朱华功,陈士刚,徐蕾,才巨锋,秦彩云,陶晶.
赤霉素促进松属树种开花结实的研究进展[J]
.吉林林业科技,2016,45(3):23-26.
被引量:2
5
彭光途.
神奇的菌根菌[J]
.园林,2003,20(10):40-40.
6
李伟,李慧,陈晓阳,WU Harry.
利用染色体步移PCR检测辐射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8):1571-1576.
被引量:4
7
冯源恒,吴东山,王德俊,杨章旗,李火根.
拉雅松遗传多样性及同域分布种间亲缘关系分析[J]
.广西植物,2014,34(3):320-325.
被引量:10
8
钟士传,曹帮华.
熏衣草微体快速繁殖与试管苗壮苗技术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2):116-120.
被引量:1
9
李毳,柴宝峰,王孟本.
山西高原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J]
.生态环境,2005,14(5):719-722.
被引量:8
10
李斌,顾万春.
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遗传,2003,25(6):740-748.
被引量:28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